楚原:他就是电影

作家文摘 2022年03月01日

  2月21日,香港知名武侠电影导演楚原辞世,享年87岁。楚原曾拍摄了18部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被称为最懂古龙的导演。2018年获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见左图,楚原和太太南红、孙女一起上台领奖)。

  他就像一个专业指标

  原名张宝坚的楚原生于1933年的广州演艺之家,父亲是粤语片著名演员张活游,其妻南红亦是著名的粤语片明星。楚原曾就读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读到大三的时候,他去了香港。

  事实上在读大学时,楚原就研习了不少国外的电影理论书。而在去到香港几年后,楚原迅速以“秦雨”的笔名(别号“张宝仔”)投身到编剧工作中。写了几个剧本之后,23岁的他就开始以“楚原”之名当导演。

  1960年,楚原拍摄了反映底层辛酸和温情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该片奠定了他在影坛的地位。从1957年到1993年,楚原导演了138部电影。导演高志森说,“对于很多当年在香港看电影的年轻人来说,楚原就像一个专业的指标一样。”

  “最幸福”和“最难堪”

  1973年,在粤语片走向衰落之时,楚原翻拍了经典喜剧《七十二家房客》(见右图,《七十二家房客》片场),本片集结了当时《欢乐今宵》一众优秀的演员(沈殿霞是其中一位),在欢声笑语中,票房成就不仅打败了同年李小龙的《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让面临衰落的粤语电影有了复兴的迹象。年纪轻轻的楚原,给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创造了一个票房神话,所有人都说他是香港最幸福的导演。

  《七十二家房客》之后,楚原拍了不少文艺苦情戏,很多改编自电视剧,像《朱门怨》《新啼笑因缘》,一连六部电影都票房失败了。

  在2018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对于那段历史,他曾回忆道:“(当时)想拍《天龙八部》,开机前,方逸华小姐(邵逸夫太太)出来撕了通告不给拍,进到写字楼第一句问我:谁让你拍《天龙八部》的,亏本了你可以赔吗?楚原你根本不会拍电影!”从全香港最幸福的导演,几年间,楚原成了整个邵氏最难堪的导演。

  最懂古龙的导演

  真正让楚原翻身的作品是1976年的《流星·蝴蝶·剑》。这部打破了台湾票房纪录的电影,得益于作家倪匡的协助。楚原曾回忆,当时倪匡在午饭时间问他是否喜欢古龙的小说,当时虽未看过古龙小说,为了有戏可拍,他立马回答喜欢并拿下了剧本。接着他便用区别于传统武侠片的手法,拍摄了一部颇具“作者意识”的武侠片《流星·蝴蝶·剑》。

  曾将古龙的18部小说拍成电影的楚原可以说是最懂古龙的导演。他喜欢奇巧地铺排情节,使影像文本神秘莫测、悬念迭起、险象环生。而在气氛的营造和拿捏上,楚原都是一个高手。导演、配乐师陈勋奇认为楚原是他认识的最有文学素养的导演,且作品常跨领域。值得关注的是,楚原在有限的物料条件下,给香港武侠片提供了另一套美学系统。在注重阳刚的武侠类型片中,楚原注入了更多人的情感刻画,楚原曾称自己拍的是更有戏剧性的武侠片,他最终成为香港武侠电影中一位宗师级人物。

  提携的电影人数不胜数

  除了电影的技法,楚原更大的魅力是为人处世。楚原的发小邓老先生回忆:“上世纪80年代时,楚原曾帮同学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找了一份在TVB当伴舞的暑期工,一个暑假的工资便足够缴纳学费;他还曾帮我女儿满足‘追星少女’的小小心愿——帮她拿过谭咏麟、黎明、刘德华等明星的亲笔签名照。”

  受楚原提携的电影人数不胜数,狄龙、尔冬升、冯淬帆等都受惠于楚原。后世的电影人没有停止过对楚原的致敬。

  1992年刘镇伟的《92黑玫瑰对黑玫瑰》,致敬的是1965年楚原执导的《黑玫瑰》;1993年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邀请了楚原客串,还将梁朝伟的角色名改为楚原;1997年王晶的《精装难兄难弟》,恶搞了王家卫,让自视甚高的他穿越到上个世纪粤语老片的片场,最终学会了理解和尊重曾经的粤语片。有趣的是王晶给楚原一个“电影之神”的角色,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摘自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刘益帆 林文琪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