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早期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者和支持者。他一生有许多珍藏,其中有: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后传回的原始录音胶带(见左图);美国总统尼克松赠送的美国“阿波罗十二号”飞船从月球上采集的岩石碎片标本(见右图)。
“东方红一号”卫星传回的天籁之音
1958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进行到第10天,苏联第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一消息迅速登上国内16日的各大媒体。5月17日下午,毛泽东在大会上作第二次讲话,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太空。毛泽东说:
讲讲卫星上天吧。这是好事。第三颗人造卫星比第二颗大一倍以上,1300多公斤。看来也许几个月、半年或一两年以后,会搞2000多到5000公斤。
在谈到“力争上游”这个当时颇为流行的口号时,毛泽东把长江的自然地理与在发射卫星方面“争上游”联系起来说:
我们说力争上游,就是向先进看齐……要搞卫星。什么1000多公斤我们不抛,要抛,抛它个2万、3万也许4万公斤,当然从几千公斤抛起。像美国那样鸡蛋大的,我们不抛。
5月29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闭幕不久,主管国防科技事业的聂荣臻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毛泽东指示。中国科学院成立了“581小组”和“581研究院”,把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的头号任务,由钱学森牵头,负责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
1965年8月,中央正式批准卫星研制计划,代号“651工程”。1966年5月,正式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并同意卫星上播放《东方红》乐曲。1967年10月,毛泽东批准了聂荣臻上报的调整改组国家科技研究机构的报告,成立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1968年初,毛泽东批准卫星于1970年左右发射。正是毛泽东的这些重大决策,加快了中国进入空间的步伐。
到1970年4月,各项准备工作就绪。4月24日7时,周恩来将《关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请示报告》报送毛泽东,毛泽东批示:“照办。”毛泽东的批示,通过指挥调度电话迅速传达到各个岗位。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上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感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格外惊奇的是,这颗卫星还用2009兆周的频率播送着《东方红》乐曲,而不是像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那样只发出类似电报的“滴答”声。从4月25日21时起,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向全世界播出《新闻公报》和由卫星发回的《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并连续广播15天,给正在观测卫星飞过首都上空的群众极大振奋。
很快,毛泽东就收到了来自“太空”的特殊礼物。4月28日,毛泽东收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的一封信和一盘磁带。这盘磁带是老式圆盘形磁带,呈棕色,塑料质地。据信中说,这是“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首都北京和海南岛上空时直接收录、未加剪接的录音胶带。
这两盘录音胶带,被毛泽东一直珍藏着,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如今陈列在毛泽东遗物馆。
“阿波罗十二号”飞船采集的月球岩片
2021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开馆。在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中,有一件月岩碎片摆件和一面旗帜,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毛泽东收到的一件国外政要赠送的礼品。
1971年7月,尼克松派出他的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前来中国探路,还给毛泽东带来一份颇为奇特的见面礼,请周恩来转赠毛泽东。
这份礼品由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载人宇宙飞船中心技术勤务处制作而成,是一个镶嵌月球表面碎片的挂件和一面美国国旗。
礼品通高28.5厘米、宽18厘米、长24厘米,有机玻璃板下嵌有七粒月球表面岩石碎片及美国国旗。木座上嵌有两块英文金属说明牌,上书“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赠”“这面旗曾被阿波罗12号带到过月球。
而月球表面的碎石,由载人登月机组于1969年11月带回”。这件礼品是人类开始征服太空的一个标志,尼克松将这样一件礼物送给尚未正常关系往来的中国领导人,显然是以此作为中美两国人民进行友好的象征。
毛泽东收到这件礼品后,一直珍藏在他的礼品库房。毛泽东逝世后,这件礼品于1978年5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和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正式拨交国家博物馆,如今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毛泽东收到的这件礼品的情形,官方出版的权威文献没有记载,曾任毛泽东家庭管理员12年的吴连登回忆:
毛主席有一个礼品库,能保存的礼品绝对都放在库里保存。里面有各种纪念品,比如说美国总统来的时候送给毛主席月球上的一块石头。
毛泽东当年收到这件礼品时的心情,今天我们已经无从把握,但作为一件具有航天特色的珍贵国礼,被精心地收藏在礼品仓库,其中的奥秘值得品味。面对来自遥远月亮的岩石碎片,毛泽东也许会联想起嫦娥奔月的动人故事,也许还有吴刚伐桂捧出桂花酒的鲜活画面;一年前亲自批准的载人航天工程进展如何?航天员选拔出来没有?“曙光一号”飞船造好没有?
1975年12月31日午夜,毛泽东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朱莉指着王海容说,她告诉我说您有两首新词元旦将要发表了。毛泽东笑着回答:“老的。”所谓“老的”,因为这是10年前毛泽东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197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各大报刊同时刊出,广为传颂。其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如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可以飞往昔日高不可攀的天上去延揽“月亮”,可以探入深不可测的大洋去捉拿“鱼鳖”,然后胜利而还。豪迈、超拔是这首词的基调,洒脱、昂扬是这首词的特点。如今,中国的航天员乘着自己研制的飞船,飞上中国的太空舱,安全往返于天地之间,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谈笑凯歌还”的豪言成为现实。
(摘自11月3日《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