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风雅与一窗雪

作家文摘 2022年12月20日 ·王萌萌·

  在宋人雪景图当中,《渔村小雪图》是有独特地位的。独特在何处,先游赏一番再细说分明。按照古人书写作画的习惯,我们走进画中是自右向左。画面以山石起,上方远山走势平缓,延伸至河滩,后方再远处有耸立峻拔的高山,却因中景平正的线条中和显得和谐;下方是山石枯树,隐约露出屋舍一角。有人撑船而出,最近处两艘渔船,上面的船头有戴斗笠披蓑衣的长髯老者垂钓,下面的船上,二人正对酌清谈。这一钓翁与两文士,在整幅画面中所占比例极小,所处位置也偏僻,但当我们游完整幅图,却发觉就是这三人从一开始便确定了此图的意蕴与格调。

  随着一棵垂柳伸向水面的枝条,视线移动到画面右半边中景的位置,看见两组渔人。这一片水面,被山石环绕、被草木掩隐,有人忍受着寒冷奋力劳作,也似乎有了丰厚的回报,有人独钓寒江不问收获,也有人船中会友把酒言欢。虽是偏僻村野,荒寒雪景,却不乏生机与活力,甚至有淡而不弱的尘世烟火气。

  然而视线左移,便是一片顶天立地的山体,高处有常绿的松柏林,中间有飞瀑叠泉垂流而下,可见天气并非数九隆冬酷寒之际。斜对面是一片左倾的山岩,岩上两棵巨松,树根裸露而形态遒劲,一俯一仰仿若对话。就在这高低两处厚重的山体之间,一小片望之逼仄的空地上有两个人影,头戴风帽手持竹杖宽袍大袖的高士在前,怀抱古琴的侍者在后,再行不远,他们就将隐入山石之后。而岩壁松枝之下,一艘小船正在驶出,舱外船头两名文士正在交谈。路上之人与船上之人,他们将要去向何方?

  视线继续左移,是一大片水域,面积大约占了整幅画卷的三分之一。此前在右半边画面上看起来较为轻薄的、笼罩在远山与水面之间的岚烟,此时浓重了起来,烟云之后的山线条格外柔墨色格外清淡,也就显得更辽远、空灵。

  游目至此,只觉满眼苍茫、满怀寂寥,却并未感到凄楚悲怆,沉下心久观,反倒觉出难言的安宁。

  《渔村小雪图》的作者名叫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若非研习中国画和中国美学史之人,多半不熟悉这个名字。可是说起王诜的朋友,个个都是大神级别,比如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

  王诜是宋初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孙,娶英宗赵曙之的女儿、蜀国大长公主为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出身将门、又官拜将军的王诜,却偏偏喜好诗词书画,最爱与文人墨客来往。实际上他被选为驸马,也因富有才情受公主青睐。按照辈分算,他是宋徽宗赵佶的姑父。相同的爱好加上亲属关系,王诜常得徽宗的赏赐。后来他所作的《渔村小雪图》前隔水,有徽宗标志性的瘦金体题记“王诜渔村小雪”,由此可见二人之亲密。

  当时有一场永载史册的集会,发起组织者为王诜,那便是至今仍被文化界津津乐道的“西园雅集”。这是继东晋兰亭雅集之后,中国古代文人最著名的一次雅集。王诜在驸马府邸专门修建了宝绘楼,收藏历代名作。元丰初年,王诜邀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秦观等十六人游园,皆为当时文坛名流。他们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拨阮、或看书、或说经。“十年不游权贵门”的李公麟为此绘《西园雅集图》,又请米芾作《西园雅集图记》。

  遥想当时的王诜,作为西园雅集的召集者和主人,望着满园繁华与风雅,内心该是怎样的欢畅,这与他后来作《渔村小雪图》时的心境大相径庭。那么从春风得意到萧瑟冷寂,王诜究竟经历了什么?

  王诜与宝安公主之间是否曾经有过互相爱慕之情,后人不得而知。只听闻宝安公主虽出身高贵,却毫无蛮横高傲的习气,反而性情温和、宽容待人。而王诜不但不尊重爱怜公主,反而利用其温厚性情任意妄为,娶了八房小妾,并纵容小妾冒犯公主,公主因此郁郁寡欢而患病,但却在重病之中仍为因帮助苏轼而卷入乌台诗案的王诜向神宗求情。

  公主逝后,其乳母告发,讲述公主生前所受屈辱,神宗大怒,命杖打王诜的八个小妾,并将她们发配边塞婚配兵卒,又一次贬王诜至均州。

  为至交义薄云天、因风流宠妾灭妻,这都是九百多年前发生的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无人知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每个人都是矛盾综合体,善与恶、忠与奸、多情与冷酷,有时只在一念之间转换。

  人性之复杂、世情之跌宕总能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文学艺术才有永恒的魅力,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何境,我们总能通过文艺创作和欣赏寻求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归宿。

  被贬均州后,王诜作了不少诗文和书画,《渔村小雪图》便是其中之一。遭遇巨变和贬斥的王诜,此时远离了锦绣风雅,寄情于广阔荒野,落寞孤寂的同时,也感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静与自由。在此幅山水画中,没有北宋朝廷秩序的象征、没有平正庄严的束缚,只有个人的内心反思、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有逃离现实苦闷的渴望、有不问世俗纷争的超拔、有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有看破红尘的通透……所以画里有人辛苦劳作、有人欢喜收获,有人举杯痛饮、也有人远行不知归期。

  得与失、悲与喜、聚与散、生机与寂灭……众生不息、轮回不止。就如王诜本人,尝尽了最戏剧性的大起大落,背负了文艺渣男的骂名,却又成了宋代文人画的开先河者。

  一幅宋代雪景图,便是一扇见彼岸山水、与先贤印心的窗口。孤寒岑寂中方能彻悟:荒芜之中有生机,缺损之处有大美,愈是丰盈愈要谦卑,看似无路可去时,放下一切、敞开一切,反而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摘自12月1日《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