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爱的老人们
松庄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一个小村,常住人口已不足百人,绝大多数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每年都有一位老人离世,每年的雨季都会有一栋老土房倒塌。人和房子都在慢慢消失,这让孙迎盈觉得很伤感。她和先生从繁华的上海来,爱上了松庄的安静。他们约了一些朋友,在这里建了一个民宿,叫做桃野。
桃野的员工、客人每天穿行在松庄的巷子里,看村民背着农具田里来地里去,看他们在房前屋后忙里忙外,扯着嗓门儿跟他们打招呼……日子久了,这些老人变得更像亲人,像自己家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孙迎盈会在父亲节、母亲节为老人扎一束小花;邀请他们一起喝酒、唱歌、看电影;为他们穿个针、修个手机;帮他们卖桃子、卖桃胶、卖各种菜干。而老人们,也常常捧着自家地里的瓜果蔬菜、囤的柴火送到店里。
孙迎盈要为这些可爱的人,做一件可爱的事。她想办一次艺术展,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村里的老人。
乡村艺术展
起初说要画画时,73岁的叶金娟奶奶一个劲地摇头,“做不来哟,字都不会写,怎么画画哦”。叶金娟奶奶头发花白,扎着两根麻花辫,笑起来有很明显的酒窝。孙迎盈带奶奶完成了一组蔬果拓印,青椒、土豆、菜心、香菇、柠檬、苹果……拓下的就是她跟奶奶礼尚往来的日常。另一组,是用奶奶的脚掌、手掌、手指完成的(见左图):手掌沾上颜料印在纸上,再添几笔,就成了她养的那只大白鹅,每天威风地带着鸭群在村里游走,被桃野的客人尊称为“带头大哥”。
奶奶画得认真,从“不行不行”变成“还要不要画哇?”“是歪,好玩歪!”
93岁的黄莲珠奶奶并不识字,黄奶奶拿起笔,描下了一些她喜欢的字的局部、偏旁部首(见右图)。84岁的叶国文爷爷带来自家茶园的茶叶,沾上蓝色、绿色、黄色,拓印在纸上,艳丽又和谐,像极了四季的轮回。
村里唯一梳着大背头,且永远纹丝不乱的,就是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78岁的毛周法爷爷。商量画什么的时候,他瞥了瞥自己的药箱,从业58年间,这已经是换过的第四个了。他说这个东西熟悉,老朋友了,闭着眼睛都能画。
孙迎盈把这些画作收集起来,放在老土房改建的“桃空间”艺术馆里,村民、游客都可以免费参观。许多游客到了松庄,被这个意外的艺术展打动,然后就在村里遇见这些照片里的老人,和他们热情地打招呼。
老物件“活”了
2022年,孙迎盈发起了桃野全球艺术家驻留计划,邀请年轻的艺术家来松庄,住宿免费,但要为这个村子留下一些作品。
女性先锋艺术家宋三土用最代表她个人艺术特征的“流浪的花”系列,在这个村子“砰砰砰”地绽放。当这些花出现在废弃的土房子里、出现在竹林、出现在村子的某个转角,古村落,就如同黑白片被染上了颜色,大自然的野趣在原本克制的老村里夸张地释放。有叔叔阿姨请孙迎盈帮忙在花前拍合照,拜托一定要冲印了照片给他们,因为两人至今没有拍过一张合照,这是第一次。
虽然在来之前已经设想过多种方案,但单晓明在真正走入松庄后,才最终确定方案——修复老物件。
村里的凉亭是大家的公共空间,岁月留下了许多伤痕。修复材料选择了被应用于医学关节修复与固定肌肉的贴布,沿着亭子的裂缝、油漆脱落的地方进行材料包裹。不同色彩与形状的元素图形蕴含着新能量,在修补后,连同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一同注入进去——老物件“活”了。
孙迎盈说,“艺术在乡村,要尊重乡村。只有与乡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建立感情后创作的艺术,它呈现在这里才是不违和的。” (摘自2月17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