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零件也可以讲述暖心的故事”,95后女孩林西(见图)通过拆解不同的旧物,让那些精美的零件得以看见,“它们绝不是破铜烂铁”,背后记录着独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人生经历。
未成为“拆解装裱师”之前,林西具有多种身份,如北外土耳其语专业学生、短视频平台主播、凤凰卫视导演助理、英国留学生……回顾这些经历时,林西感慨自己很早就确立了不想到企业找工作的打算,“之前想做旅游博主,去体验人生,做一份自由的职业”。
从外语专业到现在的动手拆解和装裱设计,林西毫无跨专业的感觉。“我在高中学的是理科,后来是因为喜欢外语才考了外语专业,做短视频博主时赚了第一桶金,因此还去了英国留学,读新闻传播专业。也正是在留学的时候,改变了我的想法。”
在2019年暑假,林西去日本游玩时无意中看到博物馆的装置作品。“艺术家将一台电灯拆解了,把所有的零件摆放在一起,非常漂亮,非常和谐。”林西看完这件作品之后,脑子里想到的是“我也可以试一试”。
林西从自己的旧物开始做实验,找到了以前的iphone4手机和PSP游戏机,对照着网上的拆解视频开始动手,并且很顺利地设计了排版。“我想把这一想法变成自己的爱好,再把爱好做成小生意,直到现在开了这间工作室。”基于之前的旅游博主粉丝群体,林西发布拆解装裱的视频之后,火速引起了粉丝的兴趣。她最初设计了五个排版的装裱样式公布在网上,几天时间便收到了200多个订单,最后用了半年时间才将订单一一完成。
除了拆解手机,林西接到的订单可谓是“千奇百怪”,有人将单反相机送来,还有人将手表寄来做拆解,甚至还有人寄来昂贵的车模要求装裱,这些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的东西,林西都没放弃,“万物皆可拆”。“之前拆手机和游戏机都很顺手了,突然有一天拿到寄来的单反时,我特别有压力,生怕给拆坏了。只能从头开始学习。”
曾经有一位外科医生将一把手术剪刀寄给林西装裱,这是一把德国制造的专业外科手术剪刀,价值很高。剪刀是这位医生在一次医学比赛上的奖品,上面还刻着他的名字,所以一直都舍不得用,希望将其装裱起来。在林西看来,机械并不是冷酷的,它所能承载的情绪价值是无价的。她希望记忆不是被尘封的,而是应该被叙述、被收藏、被纪念的,因为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藏着主人公一段独特的人生记忆。
林西希望她的拆解和装裱可以打造出一个“人生博物馆”的感觉——生活中的种种瞬间像一张拼图一般,每一个环节和经历可以慢慢拼凑起来,因此拆解出的每一个零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都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摘自3月29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