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坂本龙一(见图)去世,终年71岁。2023年1月17日,坂本龙一的个人专辑《12》发表,这一天是他的71岁生日。由于其癌症已至晚期,他的每一个新作都像留下的终曲。
乐之路
坂本龙一1952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中野区,父亲是日本著名的出版社河出书房新社的编辑,曾担任过三岛由纪夫等名家的责任编辑,母亲是帽子设计师。
1970年,坂本龙一考入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其间,他深入研究了民族音乐学,并尝试使用电子音乐设备。坂本结识了细野晴臣和高桥幸宏,3人在1978年组成黄色魔术交响乐团(简称YMO)。这支被东野圭吾形容为“天才”的乐队是电子音乐的先驱,影响了早期日本的嘻哈音乐和电子音乐。
1979年,YMO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首次海外公演,并开启世界巡演。但坂本却深感负担。他开始厌倦这种生活,最终乐队在1983年解散。
让坂本享誉世界的电影配乐,也是一段偶然相遇的故事。坂本第一次做电影配乐就是《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在这部电影里他本来的身份是演员,面对导演大岛渚,他脱口而出“配乐也请让我来做”。大岛渚竟然对他莫名地信任,这才有了影片的经典配乐。
命运是如此的相似。1987年,在贝托鲁奇执导的传记电影《末代皇帝》中,坂本的首要身份依然是演员。但就在电影杀青半年后,人在纽约的坂本突然接到制片人的电话,要求他用一周时间完成《末代皇帝》的配乐。最终,拼到住进医院的坂本交上40余首曲子,得以保留的曲子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乐之心
坂本龙一期望解放音乐的天性。他选择进入自然之中,做一个声音的收集者。他携带着各种设备到处收集声音,在森林、废墟里四处敲敲打打,将塑料桶套在头上出门淋雨,前往北极将机器沉入冰下,在工作室组合各种器皿与乐器——像极了一个爱玩闹的孩子,但并非玩闹,他收集这些零零散散的声音,将它们重新组合编排,编织成曲。
回归自然,其实是为了探索音乐的本真。正如坂本所说:“我不认为音乐是表达思想的工具,音乐就是音乐……对我来说,音乐比作为传达我声音的工具要广泛得多。音乐宽广得像海洋,而我的声音就像个小岛。”
乐之变
2014年,62岁的坂本龙一被确诊为咽喉癌,随后的日子里,他一直坚持与病魔抗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良乐”线上音乐会上,坂本龙一为武汉疫区带来近30分钟的特别演奏,曲目大多属于即兴表达:用石头敲击,用琴弦摩擦,用钢琴与合成器演奏,多种乐器相互交融。
2021年1月,坂本又查出患有直肠癌,且已经全身转移。短短的1年里,坂本先后接受了大小6次手术,但这一切苦难,都没有削弱坂本龙一对音乐的热情。每天需要服下定量药物,定期接受治疗,但他依然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工作室,创作一部部电影配乐。2021年,坂本龙一担任许鞍华执导的影片《第一炉香》的音乐创作,这亦是他首次为中国电影配乐。
当得知癌症已是晚期后,坂本龙一依然坚持创作。“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能制作一张完美的专辑。我唯一的杰作。这是我最热烈的愿望。”
(摘自《世界知识画报》2023年第2期 沁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