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梧小姐的名字顾名思义,取自于“梧桐树上栖凤凰”。可以想见她的父母是多么期待女儿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看过她从碧玉年华到花信年华的照片,说风华绝代有点言过,但是她的美确实让我向往。我向往她这样的书卷之美,即便现在她已经八十高龄,眉眼淡去,也依然保有一种平安坦然之美。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那种不费吹灰之力的素颜美人。
凤梧小姐出生于西安,又一说是南京。这个我需要考证一下,她的女儿居然说不清楚。客观地说,凤梧小姐属于不爱唠叨的女性,从年轻到年老,她总是抿着嘴坐在那里,娴雅,安静。所以,她的女儿都不知道她的出生地,是不是她也有责任?
她有三个女儿,家里这四个女性在一起说话,属她的声线最年轻,声音清新明媚。家里经常有电话来找她的先生,对方都知道她先生有三个女儿,所以听到清新明媚的一声“喂——”就自以为是地认为是他家女儿,于是脱口就问:“你爸呢?”家里的三个女儿经常哈哈大笑。
她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人家说什么她都信。有一段时间,她的女儿天天警告她,不要告诉任何人你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然后,她的女儿们经常听到她接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不是卖保险的就是卖保健品的。她笑嘻嘻地放下电话,见女儿怒目而视,说:人家小姑娘也不容易呢!
女儿们批评她廉价的同情心,她认真地说,她小时候的奶妈告诉她,人要善良,善良有好报。她自己的觉悟是:善良的人会快乐。
她是跟着奶妈长大的,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父亲常年在外,母亲照应不过来,就把他们交给佣人照应。她父亲是当年杨虎城部队所辖西北军的一员,与烈士宋绮云是表亲,宋绮云夫妇与儿子“小萝卜头”一起在国民党渣滓洞里遇难,让她的父亲痛失革命的引路人。宋绮云在西安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时,凤梧小姐的父亲是报社出版营业部主任,是宋绮云将这个热血青年带入了革命队伍。1937年,凤梧小姐的父亲配合宋绮云,秘密将一台印刷机运往延安,这是延安史上第一台印刷机,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那台印刷机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时,凤梧小姐的父亲、这位当年的地下工作者看到几十年前自己亲手送往延安的印刷机,顿时老泪纵横。
因为父辈的生死之交,凤梧小姐与“小萝卜头”的姐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在父亲去世之后才从这些表姐手中得到了父亲与宋绮云等人合影的珍贵照片。我有幸看见这些照片,她的父亲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穿着中山装,站在《西北文化日报》同仁们中间,宋绮云略矮一些,身穿呢子大衣,气度不凡。他们的脸上都有一种凝重感,那个特殊的年代,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承载到每个人身上,他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当一个父亲人到中年,于乱世中得到一个小女儿,那喜悦可以从他为女儿取的名字上看得出来,他期待女儿生活在太平盛世,岁月静好而安稳,让女儿像金凤凰,将来栖居于阳光灿烂的梧桐树上,这是一个父亲的拳拳心意。为了给妻子和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他后来又把家安在了南京。
我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秘密:凤梧小姐应该是在西安出生的,据史料记载,她的父亲受宋绮云委托往延安运送印刷机时,是1937年的1月,在西安。而凤梧小姐两年后出生,结果一目了然——她生于西安,长于南京。
我为考据出这个秘密而惊喜。
凤梧小姐十几岁时,突然家道中落,由于担心家庭的变故影响她的成长,她被过继给了二叔二婶,这是一对淳朴善良的夫妇,将她视若己出。凤梧小姐清新明媚的快乐天性拯救了她,家庭的灾难没有让她消沉。这个天性在她以后六十余年的岁月中,帮助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她天资颖慧,家乡的女孩子都结婚生子的时候,她考到当地最好的高中。她喜欢古典诗词,这期间有一个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修养深厚,喜欢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孩子,凤梧小姐得到了古典诗词的滋养,愈发热爱文学,她开始与家乡一个早慧的青年通信,交流文学。这个青年17岁就在《上海青年报》发表作品,后来考上天津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大学毕业去了遥远的北大荒,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凤梧小姐高中一毕业,就义无反顾追随那位青年到了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她就像当年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带着那个青年的母亲,辗转十天,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遥远的北方。
在这里,她一待就是30年,从一个娇小姐变成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那些困难年代里,因为丈夫经常出差,她就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在天寒地冻的东北,那个看似娇弱的大小姐,变成一个女汉子。
凤梧小姐还有一个名字叫“晓岚”,是她到了北方之后她的丈夫给她取的。她的女儿们也没有去考证这个名字的来历,只能揣摩其中的含义:“晓岚”,拂晓中的山岚——长夜后的晨曦中,缥缈的岚雾在山间萦绕,充满了诗意和希望,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她故乡的老同学和老朋友都亲切地叫她“凤梧”;而她到北方之后,那些新朋友都叫她“晓岚”。
从“凤梧”到“晓岚”,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她是那个年代的新女性,或曰时髦女性,喜欢旅游,爱唱歌跳舞,打篮球。她曾经独自一人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凤梧小姐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她的床头常年放着一本《杜甫诗集》。年轻时代她发表过诗歌和小说,用的是“郭晓岚”之名。
晚年的凤梧小姐又回归到她的老本行——研究古典诗词。有一次她因眩晕住进医院,女儿前去探视,推开门时,只见她躺在病床上输液,大大的被子露出她花白的小脑袋,她眼神炯炯地望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给临床病友朗诵她新写的诗,护士姑娘穿着白大褂站在床头,饶有兴致地听着,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照进病房一角,形成一道光,光影中她的面容清新而明媚,一时间,整个病房充满了古典主义的浪漫气息。
“凤梧小姐”是三个女儿对她的昵称。在女儿们的眼里,她虽然年过八十,却仿佛有18岁的锦绣心怀。“凤梧小姐”的称谓,她当之无愧。没错,凤梧小姐,她就是我亲爱的母亲大人。 (摘自《芳草》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