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卖“三蹦子”

作家文摘 2024年04月02日

  不到一个小时成立团队

  今年初,骆豪(见图)在社交平台刷到中国博主将“三蹦子”送给美国公公的视频,从中嗅到商机,他与常探讨商业知识的网友一拍即合,决定将“三蹦子”卖到美国。同时,骆豪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另一名在国内想要做电动三轮车出口的男生。

  “我发现他也很敢想敢干,团队就这样成立了。”不到一个小时,他们便拍板决定了“三蹦子跨国贸易”业务。国内的合伙人主要负责采购,骆豪与另一个合伙人则在美国负责销售。

  第一批货,骆豪他们进了几十辆“三蹦子”,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各种销售渠道,这批货20多天就卖完了。骆豪认为,“三蹦子”在性价比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在美国农场,一般都是用皮卡运货,其成本比“三蹦子”高出许多倍。

  重新定义“勇气”

  对于网络上的“首日进账上万美金”,骆豪解释那是3月1日销售的第一天,卖出去好几台“三蹦子”才有这个数字,并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好的销售成绩。而且,国内数千元一辆的“三蹦子”运送到美国,加上运输费用成本,再加上美国当地的仓储费用,以及给客户送货的交通费用,一辆“三蹦子”送到客户手上时,利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短短创业20多天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需要深夜送货,有时中途客户反悔,忙到深夜一两点才睡觉是常事。“大家只看到我们光鲜的一面,而忽略了背后遇到的困难。”

  面对困难与挑战,这个“95后创业团队”没有退缩。“如果我二十几岁都不去拼去闯,那等到三十几岁还会有勇气吗?”“我想要为自己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勇气。”骆豪说。

  从山村差生到英国硕士

  25岁的骆豪,出生在贵州省正安县一个小山村里。“和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从小我就处于放养状态,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差。这种情况下,我去了一个寄宿学校读初中。”当时骆豪发现,班级前几名可以省下不少学习费用,为了省钱,他决心努力学习。中考,他顺利考进当地县城中学的火箭班。高考,他考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在上海读大学时,在农村长大的骆豪发现自己和城里长大的同学有着不小差距,“就像PPT,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他们得心应手。”这种差距给骆豪内心造成不小冲击,也让他心里更坚定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大三时,骆豪选择作为交换生前往美国学习一个学期。2022年8月,骆豪去英国留学,攻读金融硕士,一年后顺利毕业,“投奔”自己在美国做交换生时认识的好朋友。

  最近几天,骆豪收到大量私信,有人说他是村里的骄傲,也有人说想要跟他一起干。“从来都不像表面那样光鲜。”骆豪说,事实上最近两年来,自己甚至没有买过新衣服,吃东西也是精打细算,只是为了不伸手向父母要钱。

  “流量全是虚拟的,关上手机谁也不认识我,打开手机才会有那么多流量。”“爆红,只是我人生经历当中的一个小插曲。”骆豪说,这次售卖,对他和团队而言是一种验证。如果验证成功,他希望自己能够将“三蹦子”卖到更多的异国他乡,让世界看到“中国造”的魅力。

  (摘自3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刘彦君 伍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