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

作家文摘 2024年08月02日 ·梁衡·

  蓝花楹

  蓝花楹,紫葳科大树,开紫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84年由阿尔及利亚引进,到今年正好40年,已成为昆明街头一道绚丽的风景。

  

  两行顶天立地的大树,

  一眼望不到边的紫色烟霞。

  是谁给你起了这个温馨的名字:

  蓝花楹——像一首歌、一杯茶。

  我仰望你盈盈的笑脸,

  是花,还是非花?

  

  在春风四月天里,

  你不要黄的明亮,

  不要红的热辣,

  却举起无数深紫色的小手,

  把人们的心房轻轻拍打。

  整座春城正在一团紫雾中溶化。

  我一脸的沉醉和迷茫,

  这是梦,还是画?

  

  蓝花楹,蓝花吟。

  你怎么会是一棵树?

  你是一首诗,一支曲,一篇童话。

  你行吟着走过大地,

  凤尾般的绿叶

  翻卷着轻轻的波涛,

  缤纷的落英,

  为小竹楼披上温柔的婚纱。

  你把所有的美丽,

  绽放成漫天的蓝花。

  我仰望天空,

  是花在看我,还是我在看花?

  (首发《北京文学》2024年第8期》)

  钉头果

  在大理一印尼归国华侨开的饭店前见一株钉头果树,甚是稀罕,遂采其籽引种北京。已五年,年年开花结果。

  

  是花还是非花,也无人去管它。

  秋阳高照,风过处,轻摆枝丫。

  举灯泡无数,

  轻如气球,圆似乒乓。

  又薄如蝉翼,嵌百千细钉,

  密如麻。问主人,

  原是一个招客的酒帘挂。

  你看它垂手路旁,引客回眸,

  闻香下马。

  那果儿,如灯盏引路,亮晶晶;

  那叶儿,如柳眉低垂,羞答答。

  不声不张,自是,

  惹停了多少车马。

  访瓢泉

  江西上饶市铅山县有个稼轩乡,有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发现的一处泉水,形如一个水瓢。辛南渡后不为当局所用,在瓢泉边徘徊蹉跎十多年。他一生有词作六百多首,而“瓢泉之作”竟占了两百二十五首。

  

  君在泉之头,我在泉之尾。

  泉水淙淙流千年,

  郁孤台下清江水。

  君弃宦海去,来寻甘泉美。

  管山管竹又管水,

  山水看你也妩媚。

  君词书墙头,君词写巷尾。

  稻花香里说丰年,

  舀一瓢泉水,隔空对饮,

  今日与君醉一回。

  苔  藓

  当枯木已朽,当砖瓦已旧,

  古道上已经无人行走,

  老房子里也再无人厮守。

  这时有一个精灵,轻轻地走来,

  它抚摸着过去的时光,

  给每一件旧物盖上一层温柔。

  它让万物有平等的尊严,

  它拥抱每一块冰冷的石头。

  它用绿色填满所有的沟壑,

  它将寂寞酿成一壶老酒。

  它让时光无声地轮回,

  它将死亡转化为生命的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