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上海松江区某街心花园,市民正在演奏音乐
2023年5月,多名老年房车旅行爱好者汇聚黄河畔露营区“安营扎寨”
银龄公益课老师正在解答老年人的疑问
当前,我国正经历史上最大“退休潮”,平均每年有约2000万人持续进入退休生活。老人们已从单纯追求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扩展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学网购
72岁的徐阿姨两年前还是一位智能手机“小白”,但如今已经是拥有大量粉丝的抖音博主。自从学会了用手机录制并剪辑视频,她就时常拍摄和好友们一起跳舞的视频并配音后,分享到抖音等社交平台。“每一次的点赞、评论和分享,都让我感受到数字时代传递给我们老年人的幸福和美好。”
刘老伯最近学会了用手机进行网购。“现在我也可以享受足不出户购物的便利。”在微信、抖音等商城,刘老伯已经下了好几次单,“东西便宜,质量也不错”,他很满意。
排队挂号一直是困扰章阿姨的问题。“我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不过最近,我学会了用手机在线挂号,预约好时间去,不用轻易麻烦子女帮我排队了。看病就诊,缴费取药,一部智能手机全搞定了!”
上述老人都是在社区学校开办的智能手机课程上学会了相应技能,跨越了“数字鸿沟”。上海静安区彭浦镇的一位老人表示,自从跟着社区学校的老师学习了数字便民、数字旅游和线上购物App的使用这三门课程内容,收获颇多。
学驾驶
在上海的驾校中,退休后来学车的老人不在少数。
烈日炎炎下,陈老伯在教练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操练着倒车入库,一头的汗水都顾不上擦一下。休息间歇,他告诉记者,如果顺利的话,在国庆节前他就可以拿到驾照了。
工作时,因为家离单位近,日常出行坐地铁也很方便,所以陈老伯并没有买车。但是退休两年后,他被老朋友们对他一直聊起的自驾旅游的种种自由与美好打动了,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列去追寻“诗和远方”。
已年满67岁的张阿伯,2023年也如愿拿到驾照。他回忆,科目一是他面临的第一道难题。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试也同样困难重重。最终,张阿伯在每天练车的情况下,花去了小半年时间才拿到驾照。
2020年10月,公安部取消了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限。记者了解到,前两年已经有一名82岁的顾老伯成为上海最年长的学车者,并成功考出驾照。2022年,又有一位95岁老人徐老伯走进驾校,并且通过了科目一考试。
进课堂
前几天,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某小区的一名楼组长,在业主群里发了一条虹口区老年大学2024年秋季学期招收插班生的消息,立刻在群里引发不小动静。“一定要去抢个名额。”一名业主在群里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招收的插班生总数超过500个名额,但一些“紧俏”课程的名额不多,如瑜伽、太极拳等仅各1个名额,非常考验报名“手速”。学校还开设了钢琴、乐理、音乐欣赏、绘画、舞蹈,以及颇受老年人喜爱的手机摄影等课程。
近年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火爆情况,让人深切感受到老年人高涨的学习热情。据了解,上海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根据老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保健、服装、文学、摄影、烹饪、家政、计算机……还有高阶的声乐、古筝、钢琴课程。上海老年大学还和开放大学合作,开设了包括声乐、保健等专业的学历教育班,学员们成绩合格者可获得老年教育大专学历证书。当时报名的学员中,近1/3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除了老年大学,很多老人走进了家门口的社区课堂进行学习。上海市老年教育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共有街镇级以上办学单位303个;另有居村委学习点6191个,养老机构学习点284个,社会学习点256个。各级办学机构开设实体课程班45967个,实体课共招收学员1086578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学员占学员总数65%;直录播课共报名学员262537人。2024年春季,上海老年教育各机构办学数据环比保持稳定。
今天,知识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互联网蔓延到每一个角落,老年人如果不通过学习与社会接轨,就会慢慢“掉队”。通过老年教育,以课会友,学习技能,不仅可以满足被陪伴的需要,也能再次挖掘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老年人会感慨,“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摘自《新民周刊》2024年第28期 刘朝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