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25米手枪速射打完最后一轮,老将李越宏(见图)与教练张建伟相拥而泣。以7中的巨大优势,李越宏强势夺冠,也拿到了中国射击队在巴黎奥运会上的第五块金牌。
2010年亚运会,只有21岁的李越宏拿到冠军。14年后,历尽沧桑的“小李”变成了“老李”,带着两次奥运摘铜的记忆,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完成了几代中国男子25米手枪速射项目教练员和队员的夙愿,一举拿到中国射击队在这一项目上的首枚奥运金牌。场下观众席上,《歌唱祖国》的歌声响起,李越宏的眼里也再次噙满了热泪。
为了这块金牌,中国射击队经历了艰苦的历程。
25米手枪速射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项目,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就设立了这个项目。在百年的跨度中,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的奖牌绝大多数被欧美选手获得。在2012年之前,中国队从未获得过该项目的奥运奖牌。
伦敦奥运会上,丁峰摘下铜牌,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拿到首枚奥运奖牌。
李越宏的第一届奥运会是里约奥运会,铜牌;第二届奥运会是东京奥运会,还是铜牌。虽然都拿到了奖牌,但仰望着领奖台的更高处,李越宏期待着能完成更大的突破。
作为老将,伤病让李越宏无法全负荷训练,常年的征战也让他有了一种疲劳感。不过,在巴黎奥运周期,他找到了更为深层的动力——成就感。
在赛场内,他追求的主要是“完美的展现”。这个项目要求高、程序复杂,如果整场比赛打下来,体现出非常完美的效果的话,自己会非常有成就感。2023年世锦赛决赛,他就获得了这样的成就感。当时他在决赛中有如神助,40发子弹打出39中,创造了该项目决赛新的世界纪录。
在赛场外,他用更为平和的心态对待外界的纷扰,甚至开始主动用英语在国际场合与人交流。“我们的很多枪都是国外生产的,要跟枪厂去打交道,会英语的话可能沟通更方便一些,更顺畅一些。出去结交各个地域的朋友,坐在一起的时候也更多地用英语来交流。”李越宏说。
各方面提升后,李越宏在国际赛场上的收获也更多了。在2022年和2023年射击世锦赛上,他分别拿到团体和个人冠军。杭州亚运会上,他击败各路好手夺冠,时隔13年拿到了自己的第二块亚运会金牌。
“提升”之后的李越宏第三次踏上了奥运赛场。决赛中,他也先后遇到了设备故障、比分落后等问题,但最后他把这些困难一一踩在脚下。
“所有的突破都是一步一步积累来的,我们之前所有的前辈们,他们也是非常不错的优秀运动员,而且也拿到过除了奥运会金牌以外所有其他国际比赛的冠军,我只是继承了他们的一些精华,加上了一点自己的提炼。”
说到这些年的成长,李越宏用“射以观德”加以概括。在奥运会夺冠后,他又提到了“射以观德”。“我觉得射击的一些理念跟儒家文化很像,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内心,不要去过度地想要战胜别人,而是更多地战胜自己。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射以观德’,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你首先需要做一个好的人。”他说。
常年在国家队,李越宏感觉最亏欠的是家人。妻子也是射击运动员,所以对他十分理解。训练和比赛结束之后,李越宏基本上都会在家里陪家人。儿子上小学了,李越宏计划在巴黎奥运赛场里淘点东西带给小朋友。谈到长远规划,李越宏表示希望能够继续推广射击运动,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 (摘自8月5日新华网 林德韧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