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华清宫

作家文摘 2024年08月09日 ·张瑞敏·

  华清宫南依骊山,北邻渭水,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均建有离宫别苑。六月初夏,荷风送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慕名前来。

  一走进景区,眼前就出现了一个碧波荡漾的湖,名曰“九龙湖”。湖中间一条长堤横贯东西,堤上东有晨旭亭,西有晚霞亭,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榭下一大龙头合为九龙,以体现至尊。湖边依次建有沉香殿、飞霜殿、宜春殿等仿唐建筑,以红色为主调,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令人赏心悦目。飞霜殿曾经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居住的地方,传说每年冬天,雪花漫天飞舞,银装素裹,只有飞霜殿前没有雪,落下的是白霜。因为地下温泉的热气上升,化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跟着导游的指引,我们继续前行。曲径通幽处,艳丽的石榴花间,掩映着唐代华清宫御汤遗址。大唐是奢华的,也是浪漫的,从细节均可看出。这里有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唐玄宗专用的叫莲花汤,端庄大气,杨贵妃使用的叫海棠池,玲珑秀气。虽然是浴池,看起来简陋,但制作材料不一般,浴池四周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地板是用蓝田玉做的,在阳光下呈墨绿色。唐太宗用的叫星辰汤,据说晚上在这里沐浴可看到日月星辰,因此取名星辰汤,这是所有汤池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进水孔也特别大。尚食汤分为大间和小间,中间有石墙相隔,小间的地势比较高,供等级高的官员沐浴,大间供等级低一些的官员沐浴。台阶下面还有六个十分规整的小石坑,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按摩工具。

  海棠汤不远处,有一座白色的大理石雕像,雕的是贵妃出浴时的情形。雕像丰满圆润,设计前卫,是白居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句诗的生动照应。杨玉环是唐朝的美女,也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天生丽质,擅长歌舞,通晓音律,使得唐明皇将“三千宠爱”集于她一身,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千年以来,华清宫在人们心中成了人世间一切美好的化身,海棠花的美、温泉的美、贵妃出浴的美,带给后人的永远都是憧憬与神往之情。

  温泉古源是一号出水口。据说骊山原是一个死火山,其地理特性决定地下水流经火山石附近,便被加热膨胀,形成压力冲出地面,形成了温泉。这里的温泉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无色无味,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关节炎等颇有疗效,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被誉为“天下第一御泉”。沐浴的温泉水是用瓷质的管道运输过去的,一年四季都是43摄氏度的恒温,是最适合洗浴的温度。看到这里,我突然很佩服古代匠人们的智慧与技艺,那时候他们就懂得如何将温泉引入室内,别致的莲花喷头,合理先进的给水、排水系统,远古文明发达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赞叹不已。

  “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成。展室简介记载,1936年10月至12月,蒋介石两次下榻于此,作为临时行辕,部署“围剿红军事宜”。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至今三间厅墙壁和玻璃上仍然保留着多处弹痕,清晰可见,无声地叙说着当时的战事。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定当珍惜。如今的五间厅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吹着习习微风,慢悠悠地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一种舒适惬意的心境油然而生。一抬头,便会看到不远处苍翠的骊山。有人说,骊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有人说,山脚下是古代骊戎国的所在地,所以得名“骊山”;还有人说,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不管怎样,骊山都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迹颇多,有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传说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

  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数千年来,静静流淌的骊山温泉见证着古都长安的历史兴衰和时代变迁。这里,每一滴水都是千年的故事;这里,每一块石板都有厚重的历史气息。只有来了,才能看到这里的水美山美;只有来了,才知道这是一部气象万千、震撼万众的盛世华章。探秘华清宫,不仅留下了心灵的足迹,也收获了一段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