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5月30日至6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对话会首日发表主旨演讲时呼吁亚洲国家与法国建立新的联盟。这意味着法国希望通过更为积极的亚太政策进一步进入这一地区。
法国当前面临国际经济局势震荡、自身经济发展受限、国内右翼势力崛起等多重困境,亟需在其全球战略布局中寻找新的破局之策。亚太地区如今具备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潜力,因此,法国希望通过更为积极的亚太政策,树立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空间,缓解内外压力。
法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强与亚太国家合作,拓展贸易和投资机会,以提振国内经济。目前而言,法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额相较于其与欧美国家的贸易额较少,但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资源多元性对法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与亚太国家的经济联系,法国希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经济韧性。
法国右翼势力的崛起也是马克龙政府不能忽视的隐患。右翼政党主张加强国家主权、限制移民并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马克龙政府需在外交领域展现强硬立场,以回应右翼选民的关切。通过与更多亚太国家建立联系,法国希望成为该地区国家在中美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在访问东南亚期间,马克龙强调法国和欧盟是亚太国家可靠的贸易和安全伙伴,并表明反对保护主义政策。
此外,法国还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的海外领土,包括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约150万法国公民居住于此,其专属经济区面积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些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是法国布局亚太的重要跳板。
考虑到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局势与法国自身情况,马克龙并未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他指出,法国既是美国的盟友,也是中国的朋友,法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旨在促进和平与合作。马克龙认识到,以法国目前的国际影响力,只有通过扮演中美之间“平衡者”的角色,才能最大程度上发展自身利益,一个激烈对抗的亚太地区对法国的战略布局并无益处。
虽然法国在防务合作、经济合作等问题上仍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但马克龙这一立场也说明美法两国在亚太地区利益存在根本分歧。美国希望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军事合作,推动建立新的军事联盟,从而进一步损害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而法国的亚太战略若想取得成效,就必须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地区稳定。因此,法国才积极反对北约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强调北约职责限于北大西洋。
“战略自主”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法合作创造了可能性。法国一方面希望中国庞大的市场与基建投资能力推动法国企业深化区域布局,另一方面也担心法企在亚太地区的生存空间不大。在安全问题上,法国视中国为亚太安全“必要的合作者与潜在竞争者”。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法国与中国可以在印度洋反海盗、气候变化治理等问题上合作。 (摘自6月3日《文汇报》 傅博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