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三千多年前,周王朝在岐山周原发祥,周公在此制礼作乐,博大精深的礼乐文明从此滥觞。崇德尚礼、任人唯贤、勤廉仁和、俭以养德、德治天下……这些优秀品德,铭刻在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骨血之中。
当车子终于驶离了城市喧杂的声浪,窗外的景致也渐渐换了颜色。青碧的田野铺展如毯,偶尔点缀着几棵老树,枝干虬曲,好似大地筋骨微微凸起;云朵懒懒地停着,仿佛刚摘下的棉花堆在蓝得发透的瓷盘里。正是这般澄澈的天地间,周原的身影如一卷徐徐展开的古老帛书,默然静候着寻访的目光。
一
岐山古称“西岐”,因“山有两岐”而得名,是周朝的肇基地和周文化的启源地,也是中国青铜器之乡、周礼之乡和臊子面之乡。
周人是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落,始祖名弃,擅长农事。舜帝封弃于邰地。夏朝末年,周人的先祖不窋因失势逃奔于戎狄之间。商朝政权稳固后,不窋的孙子公刘为发展农耕迁徙到豳地,直到公刘的第九代孙古公亶父继位前,周人一直在夹缝中生存。
周原是关中平原西北部的一片原面。《诗经》云:“周原膴膴,堇茶如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肥沃丰饶的周原一直是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好地方。三千多年前,为避免戎狄侵扰,古公亶父带领周族离开豳地,迁徙定居于岐山脚下的周原,筚路蓝缕,辛勤劳作,怀仁德之心,施仁德之政,不断得到附近诸侯国的追随和归附,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曾经的周原,成就了礼乐文明;如今的周原,成为了文化追根溯源的遗存。
周原景区由周城、周公庙、周公湖、凤凰山四大核心板块组成,每一处都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周原索道飞架南北,分为上、中、下三站,上站建筑以“圜丘”为原型,下站建筑以“观星台”为原型,充分体现周人敬天礼地、登高望远的理念,将湖光山色与人文胜景连接在一起。进入景区,隐约可见城垣、宫殿或宗庙遗址低伏在大地上。这些昔日祭祀、宴飨、议政的巍峨之所,如今静卧在脚下,一切喧嚣与威仪都沉入了泥土深处,只余下大地温厚的包容与无声的诉说,只剩下夯土留下的印痕固执地维持着某种秩序。
二
周城板块由周王室、封神乐园、诸子百家园、百工坊、百鸟乐园和中轴文化展示区组成,各具特色,各有风采。雄峻的周天子驾六雕塑、以铭文字多著称的毛公鼎、最早铭文“中国”的何尊、立体塑造的周易八卦图形、将周代礼乐文化与青铜文化巧妙融入的青铜器博物馆餐厅,无不让人赞叹。尤其是封神乐园,是以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为主题精心打造的主题乐园。其中,“梅林仙踪”是国内首个滚轮滑翔机项目,“封神之战”“哪吒闹海”“玲珑塔”“千妖宴”分别是西北地区首个黑暗乘骑项目、首个飞旋塔项目、首个室内跳楼机项目和首个数字魔幻屋项目,与“飞天遁地”过山车、“混元伞”摇头飞椅、“撒豆成兵”碰碰车等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沉浸式体验的游乐项目集群,让游客在神话演义和现实生活中穿越,感受西周文化与现代乐园相融合的魅力。
周公庙位于凤凰山南麓,即《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冈”之处。其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状如倒凹字,故称卷阿。周公姬旦晚年归隐于卷阿,逝世后建祠祭祀,周公庙由此而始。西周末年原建筑遭毁坏,秦汉后曾重修。唐高祖李渊因缅怀周公“匡翊周邦,创设礼经,尤明典宪。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化起二南,业隆八百,丰功茂德,冠于终古”之功德,下诏敕建。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存世单体建筑三十余座,依山就势,对称布局,形成了以周公正殿和献殿为主导,召公、太公殿相衬托,姜嫄、后稷祠为延伸,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关中地区最大古建筑群。进入景区,我们就被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除周公庙八景外,景区还存有大量宗教性建筑,大多依山崖凿洞而成,洞内有塑像、壁画,各洞以甬道相互贯通,若明若暗,回音悠长。此外,还有众多建筑遗物遗迹和历代碑碣。漫步庭院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古建筑的韵味和此地肃穆静谧的氛围。
周文化博物馆位于周公庙景区内。来到博物馆,微凉空气裹挟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那些古时器皿静静伫立,器身泛着幽深的青金色光芒,鼎簋尊卣,线条或圆融或方直,器表刻铸着神秘回环的纹路,如雷云翻卷,亦如夔龙盘旋。它们沉默着,却仿佛在无声讲述着敬天法祖的虔诚,礼乐初成的庄严。最引我驻足的是几片卜骨,焦黑之上,细小裂纹纵横如蛛网,又似龟背的天然刻痕。那是先民向上天叩问的虔诚笔迹,每一道微痕,都曾承载着关乎收成、战事、生死的重负,最终凝固成投向三千年前的一束幽光。这些器物,并非冰冷的陈列,倒像沉眠的魂灵,一旦靠近,依稀还能听见远古的呼吸声拂过耳畔,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周公湖水域以小篆体“周”字形态为源,借助亭、台、楼、阁、廊、榭等形式,与周公庙景区融为一体,形成钟灵毓秀的旖旎风光。
三
凤凰山,古称卷阿,也称凤鸣岗,是“凤鸣岐山”历史典故发生地,也是三千年前周王朝肇兴之地。《国语·周语》云:“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是凤之别名,凤凰是祥鸟,雄曰凤,雌曰凰,天下有德乃现。传说周文王在岐山时,有鸑鷟到来在高冈鸣叫。
我们乘索道直达凤凰山景区。景区西接润德泉,东临周易广场,形成“一山三台”景观格局,主要文化遗迹包括唐代玄武玉像、凤鸣岐山雕塑和遗址博物馆。凤凰山遗址,又称“周公庙遗址”,占地面积二十平方公里,区内分布有仰韶、龙山、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主,有高规格大型墓群二十二座,中、小型墓群四千多座,建筑基址四十四处,制陶、铸铜作坊各一处,甲骨坑五处,以及一千七百多米围绕墓葬群的城墙,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青铜器、商周玉器、西周甲骨等文物,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遗址博物馆展示青铜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八百多件,一件件宝器,让我们仿佛看到数千年前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场景。它们承载着“何以中国”的光荣与梦想,无声地诉说着周文化的辉煌和源远流长。
凤凰山顶,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凤鸣岗”石碑。登上望景台,关中平原尽在眼底,巍峨秦岭在云雾里若隐若现,红尘纷扰也随流云消散。
四
周原景区特别适合家庭出游,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文化打卡点和游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要。百鸟乐园是孩子们的天堂,封神乐园是成年人释放压力的好去处,老人可以乘坐缆车通往凤凰山顶一览众山小。玩饿了,还能在青铜器博物馆餐厅一边品尝美味精致的佳肴,一边体验青铜文化,真是太舒心了。
来到景区,去封神剧场看一场大型奇幻实景演出《炫战·封神演义》,或者大型史诗实景演出《鬼方之战》,是必不可少的。前者源于中国古典名著,演绎商代末期姜太公辅佐周武王顺天伐纣、击杀妖狐妲己的神话故事;后者讲述周康王时期,西岐大军歼灭多次侵扰边境的鬼方部落、还天下太平的史实。功能丰富的舞台升降系统与环绕水系统,同户外山体无缝衔接,结合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大规模影视特效和多媒体视觉呈现,让观众仿若身临其境,大呼过瘾。
五
膴膴周原,熠熠文明。这片土地,曾经孕育出“敬天保民”的仁德微光,初启了“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序章,西岐子弟生于斯长于斯,固国不以山川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得大势之所趋。
周原之行,并非仅仅踏访古迹,更是俯身贴耳,听见了黄土地深处传来的那个古老族群最深沉的心跳。那些夯土的印痕、古拙的器皿、村落里升腾的炊烟、陶轮上旋转的泥土……无不昭示着一种力量:它起于对土地与天时的敬畏,成于“制礼作乐”的文明自觉,最终化作我们血脉里流淌的秩序感与对“仁德”的朴素向往,潜入我们日用而不觉的伦常与礼俗之中。
一方城、一座庙、一座山、一湖水,为我的心灵带来了温润的暖光。原来,最悠远的礼乐回响,从来不在博物馆的静默里,而在我们为生活俯身耕耘时,每一次对泥土的真诚触摸,那里有它生生不息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