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和他的“军火烧饼”

作家文摘 2025年10月10日

  卖烧饼的小伙子杨乾坤,来自河南郑州。他烤出的烧饼跟别人的不一样,不光有各种好看有趣的造型,甚至还搞出了3D立体款。他的顾客都是当地小朋友,大家期望什么,他就做什么。放学后排队吃最好看的烧饼,成了孩子们每天最开心的事。

  一元一个只卖给小朋友

  每天下午孩子们一放学,就是杨乾坤的烧饼摊开始营业的时间。这个烧饼摊,已经经营了五个月。杨乾坤面前的竹筐里,装满了新出炉的各种造型的烧饼,最受欢迎的是枪、炮、飞机和航母。

  烤出能让小朋友一眼认得出的烧饼造型,是杨乾坤最直接的目标。为此,他坚持亲自画图纸,手工制作饼坯,反复试验烤熟后烧饼不断裂的效果。杨乾坤说:“用烧饼来还原一个东西,其实很多时候它的细节是没办法还原的。你要做得像,最重要的就是把它的比例做对,把轮廓做出来。”

  在杨乾坤看来,这些烧饼里藏着他的一个心愿——希望吃着烧饼的孩子们,能够在快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杨乾坤每天烤出的烧饼不多,当天下午制作,出炉二三十个,一元钱一个,只卖给小朋友,不能由大人替买。

  “土木工程”遇到“心”目标

  杨乾坤是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懂建筑结构,擅长画图,他做的烧饼也都有对应的图稿。今年27岁的小杨,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从本科到研究生都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务实是他的一贯风格。毕业后他曾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总感觉不适合自己,因此选择了辞职。回到家,家中父亲一台闲置的烤炉引起了他的注意。“我跟我爸说,让他把做烧饼的方法教给我,我就自己上手开始摸索了。”

  造型设计难不倒会画图的杨乾坤,难的是和面、揉面、塑形、上炉烤制,对于没做过烧饼的他来说,每一步都是考验。杨乾坤一边学,一边做,烤出的完好烧饼越来越多。他定价一元一个,每天下午拿到学校附近去卖。

  刚开始,遇到熟人,对方惊讶的眼神也会让杨乾坤有点不好意思。“研究生毕业之后,别人肯定会觉得一年没见你怎么卖上烧饼了?自己也会陷入自我怀疑里。”

  但杨乾坤有个信条——“少内耗、多做事”,这让杨乾坤能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烧饼上,把技术练到家、做出更有型、更逼真的烧饼。

  唤醒童年的美好记忆

  杨乾坤专注于做烧饼,其女友也默默支持。他们一起制作烧饼短视频,摸索出自己的风格,获得了越来越多网友的支持。收获粉丝关注的同时,杨乾坤直观感受到,在线下,自己也被更多小朋友“盯上”了。孩子们盯着他的出摊时间不能迟到,烧饼的样式也要更多、更快出新。而小杨想要坚持的,是自己那份初心——做出让小朋友一眼认得出造型的烧饼。

  小杨说,不知是自己带火了烧饼,还是烧饼带火了自己,但无论如何,他一不想搞批量化生产,二不想做商业加盟带货。他更希望,能把自己这份“勇敢去做”的坚持,传递给有梦想的年轻人。杨乾坤认为:“做这个烧饼不只是果腹,可能还会带给小朋友更多快乐,帮他们实现某个时期的一个小愿望。”

  杨乾坤介绍:“有网友想让我把他童年喜欢的造型做出来,算他定制的,请小朋友们吃的。我就做了这么两期视频,算是满足网友的愿望,同时也是线上线下的一个联动,甚至也是跨时空的一个对话。”逐渐地,杨乾坤感觉到,他的烧饼唤醒了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也成了心愿实现的过程。

  杨乾坤说:“一个孤独症儿童心理辅导师联系我说,有一群孤独症小朋友也特别喜欢我做的烧饼,但是他们没办法线下排队来买。我就让这群小朋友列出自己喜欢的烧饼,我免费做给他们。他们就列了个清单,大部分是‘军火’,也有魔法棒、各种人物之类的。”

  杨乾坤说:“大家看我做烧饼,一开始不太能看到希望,但只要大胆尝试了,其实可能能够成功。我希望自己可以激励更多人坚定自己的选择,给大家带来勇气吧。”  

  (摘自10月9日《成都商报》 刘然 纪玉芳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