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狮子坟

作家文摘 2024年01月23日 ·黄开发·

  1986年春,我从南方到北师大参加硕士研究生复试。下车后,我看了一眼站牌,上面有“铁狮子坟”几个字。

  入学以后,才知道北师大是坐落在一块叫铁狮子坟的坟地上的。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并入北师大,次年,辅仁大学所在的北校和北师大原址的南校一起迁移到新校址——铁狮子坟。师母龚老师说,铁狮子坟这块地方并非只有一人一家的坟墓,而是大片的乱坟岗,他们入校时还残存着很多坟墓。

  铁狮子坟是其所在地标志性的坟墓,墓主为顺治时的一等公额尔克戴青。一等公指的是爵位,属于功臣爵位最高的等级。铁狮子坟是本地人的俗称,因为镇墓的神兽通常是石狮子,铁狮子则稀见。已故清史研究专家冯其利是一个奇人,身为普通工人,业余钻研清史,颇有建树,尤其精于清墓研究。据他在《京郊清墓探寻》一书中《铁狮子坟额尔克戴青墓》一文介绍,坟墓是下设汉白玉须弥座的宝顶坟,两侧另有墓主子孙的坟墓七座。具体位置大致在北师大教职工宿舍区东门(今东门)内20余米,北到北师大校园东北角的学联社,南至小西天。坟地坐西朝东,占地十余亩。学联社是合作社性质的商店区。这里所说的“小西天”并非指今天小西天牌楼一带的地区,而是一座没有僧侣的小庙的名字。原址在北师大校内,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冯先生介绍说:“铁狮子为明代旧物,有人说由东城铁狮子胡同搬来。南边是母狮,北边是公狮,高二米许。狮子是空心的,像是球墨铸铁,工艺水平高,不生锈。除了大狮子外,还有一对小狮子,但很早就丢失了。”龚老师说,两只狮子曾经放置在学校的东门口,铁黑色,很好看。到了1958年,两个铁狮子被投进了炼铁炉。

  我从网上找到一张黑白老照片。这是六名女生在北师大校门口一尊铁狮子前的合影(见图),其珍贵之处在于,它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的铁狮子坟铁狮子的唯一实物照片,尽管只有一尊。一天傍晚在小区散步,遇到中文系退休的程老师,与他聊起铁狮子坟的事儿。我给他看手机上的老照片。程老师说:“当年的铁狮子,没错。这个是钱瑗,钱锺书的女儿。”他一眼就认出来前排右二的钱瑗,十分肯定。接着,又叫出了后排右二罗毓珙的名字,她后来就职于北师大附小。钱瑗是1937年生人,北师大俄语系1955级学生。老照片拍摄的时间当在1957年前后。

  北师大南门外往西一带过去叫索家坟。1962年7月,学校扩建学院南路南侧的师大南院,发现一座黑舍里氏墓。墓主的祖父是清代一等公、辅政大臣索尼。父亲索额图为康熙时的权臣,曾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后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幽禁而死。因为墓主是一个夭折的七岁女孩,本地人俗称“姑娘坟”。坟墓是索尼为他孙女建造的。墓葬豪华,有宋元明清玉器,明永乐、成化御窑瓷器等。北师大师生知道本部的校园坐落于铁狮子坟,而鲜有人知实际上跨了两大坟地。学校北面还有位于北太平庄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巴布泰的家族墓地。

  如今在北师大校园里能看到的铁狮子坟的遗物,大概只剩下一通驮龙碑了。从曦园西边的月亮门内进去没几步,北侧绿地的后面立着一座高有四米的汉白玉墓碑。碑额有篆字“敕建”,碑体刻有汉满两种文字,落款为康熙二十三年,碑文四周和碑额刻着精致的云龙图案。它是2004年邱季端体育馆修建前,学校拆迁学三、学四食堂时发现的,2006年移至此处。碑主的名字叫卜舒库,为康熙时的二品武官。卜舒库碑位于道旁绿地的内侧,靠近演播楼南墙。我是在一个仲夏的下午走近石碑的,东边一树红木槿,西边一树红丁香,外侧有几株冬青和碧桃。走过时很容易忽视它,也许绝大多数的北师大人都不清楚它的存在和来历吧。   (摘自《博览群书》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