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摘》2023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揭晓

作家文摘 2024年01月23日

  (本报讯)2024年1月22日,“《作家文摘》2023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终评结果在京揭晓。在综合专家评委投票和网络投票后,最终《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续命: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纪事》《我在北京送快递》《也曾隔窗窥新月》《奔跑的中国草》《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还有谁谁谁》《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基辛格谈基辛格:关于外交、大战略和领导力的省思》11本图书入选(按出版时间排序,含一本特别推荐奖)。

  在2024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中国人非虚构叙事的母题,永远是“好好活着”。回首2023,“村超”“村晚”活力四射;各方赶“烤”有“淄”有味;爱上“City Walk”的年轻人穿梭于大街小巷;“跳水大爷”在海河畔划出一道亮丽曲线……14亿中国人民正不断追寻着最真实而丰盈的福祉。《作家文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矢志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初心不变。而阅读,正是抵达幸福的最短路径。

  如今,回归纸上阅读已渐渐成为热潮,每年涌现出的优秀图书无疑最能代表大众精神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其中,非虚构写作,因其链接着真实的历史与当下,观照着纷繁的人性与人生,更是成为思想跃迁与文明进步的最佳镜鉴。

  坚守“高品质阅读”的《作家文摘》自2012年起便颇具前瞻性地开创了“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评选活动。每一年,报社的编辑都会在月度“好书榜”的基础之上,以审慎客观的专业视角,全面梳理、回顾一整年的非虚构创作。宏大的家国时代叙事、独到的个体视角讲述、透彻的社会百态剖析、绝妙的文艺风尚流变……等等选题皆在初选的视野之内。

  本届评选,《作家文摘》综合2023年所推介、选摘过的数百部图书,参考近百家出版机构推荐的非虚构类作品(每家限三部),从300多部候选书目中严选出入围38本。1月8日至21日,“作家文摘”微信公众号围绕38本候选图书进行了网络投票,得到广大读者的踊跃参与。

  本届评委由资深评论家、著名专家、学者与媒体人组成: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晋(著名党史专家、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耿识博(国务院参事室文史司司长)、赵白生(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宁(《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主编)、孔平(《作家文摘》报社总编辑)、魏蔚(《作家文摘》报社副总编辑)。经过深入研读和盘点,评委们指出,本次入围非虚构图书涵盖文史、文化、社会、科学等多个方面,兼顾宏观视野和私人视角,与《作家文摘》文史、时政并重的调性深度契合:《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在毛泽东诞辰13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推出,从研究《毛泽东自传》的视角解读伟人生平,独特而新颖,实现了“文献解读历史化,历史叙述文学化”;《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紧扣热门前沿题材;2023年是重要文化年,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第二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正是体现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一部中国古代绘画史力作;《我在北京送快递》在关注社会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就业等社会话题的呈现和探讨,唤起社会大众共情,对于人们了解、思考、促进问题解决大有裨益;《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奔跑的中国草》更是生动讲述了顾诵芬和林占熺的人生与奋斗,他们堪称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样本,深情诠释了“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

  网络票选期间,读者们的留言更是令人动容——

  荔枝(辽宁):无论何时,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世界都是十分重要的。我首推《我在北京送快递》,以一个普通“打工人”的角度描写出了普通人的艰辛与不易。

  谷雨(河北):说起绘画史,两宋绝对是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峰,绘画大家群星璀璨,北大社的书更是以《溪山清远》为书名,可见其分量之重。

  未设置(山西):喜欢《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之际,走近伟人,认识伟人,感受伟人的领袖风采和伟大精神。

  随缘(北京):现在国人读书太少,《作家文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每年能为读者提供这样的活动太必要了。

  祝贺获奖的各位作者、译者、编辑与出版机构!感谢读者朋友一直以来的守望与关爱!2024年,我们会继续和您一起,发现更多更具魅力的非虚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