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2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苏州
1904年2月4日,邓颖超出生在南宁。她在南宁度过了童年。2007年,邓颖超纪念馆在南宁正式开馆。
一寸丹心
1972年,周恩来总理到浙江杭州视察,中午在西湖“天外天”餐厅就餐。餐后,他特别嘱咐随行工作人员按规定给餐厅交足粮票和钱,“我们要做表率,不能搞特殊化,占群众便宜。”周总理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的。邓大姐也是如此。
邓颖超在珠海市石景山庄吃饭付费223.35元收据(见左图),现在邓颖超纪念馆中展出。收据中,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呼付款人:邓奶奶。左上角写明日期和缘由:“邓大姐在珠海石景山庄吃饭收据。”收据开票时间为1985年12月17日。这张收据,是邓大姐在珠海市石景山庄吃完饭后,向饭店所付所有随行人员餐费的一张收据。
在纪念馆二楼“公仆本色”展厅的一个转角,还展示着一张普通的黑白老照片,并附有一段简短文字:1963年2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苏州游园时,亲自清点随同人数并购买公园门票。
1962年底,邓大姐陪同周总理去外地养病。休养结束返京前,她坚持把自己和陪同人员的住宿费、餐费如数付给招待所。
邓大姐与周总理的廉洁奉公精神,还表现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平常的衣食住行里。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破了再补穿多年,仍舍不得丢弃。邓大姐经常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给周总理补睡衣。邓大姐的穿着也同样非常简朴。现珍藏于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一件邓大姐毛衣,从20世纪50年代起,每年春、秋、冬三季都穿,穿了几十年。
志洁行芳
在邓颖超纪念馆“公仆本色”展厅里,目之所及,还有许多这样的小物件儿:1969年10月30日,周恩来、邓颖超交的3000元党费的单据;自费购买茶叶、水果的收据,为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捐款的收据……
生活上,邓大姐对他人非常慷慨,一生的积蓄都用于支援国家建设和帮助他人。据笔者所查,邓大姐和周总理除每月应缴纳的党费外,剩余的钱也用来交党费。新中国成立后,邓大姐和周总理曾三次交特殊党费共计1.4万元。周总理去世后,两人合计积蓄5709.80元,邓大姐还从中取出3000元交党费。
邓大姐去世后,工作人员遵照她的嘱托,把她所有积蓄,包括国库券550元,共计11146.95元,全部交了党费。 (摘自2月1日《人民政协报》 麦松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