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上华山

作家文摘 2025年01月10日 ·冯圭璋·

  甲辰年,我八十周岁。重阳后三日,重上西岳华山。

  华山又名太华山,北瞰黄渭,南连秦岭,《山海经》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犹如巨舟颠浮在千山万壑的汪洋中。

  廿年前的夏日,我曾与三位退休同事相约登华山。那时只有北峰索道,乘缆车抵北峰日已过午,行走苍龙岭,行行重行行。明袁宏道记苍龙岭“千仞一脊,仄仄如蜕龙之骨,四匝峰峦映带,秀不可状”,险峻秀美。“龙脊”上凿三尺宽石蹬,两侧铁链铮铮,树木荫庇左右“龙背”险境。低头觅路,不敢分心,行约两小时,筋疲力尽,抬头眺前程,见左侧一方小石坪,倚着两人高的崖壁,壁上竖刻六个大字:“韩退之投书处”。传旧时走“龙脊”惊心动魄难以名状,登山者在最险处会烧香求神,祈升云雾掩隐两侧,再蹑手蹑脚过去,甚或跨骑“龙脊”四肢并用挪移。人说唐韩愈登华山在此进退两难,“恐栗,度不可下,据崖大哭,掷遗书为诀。华阴令搭木架数层,给其醉,以毡裹缒下之”。韩恸哭投书求救,被灌醉后以毡裹身弄下来……我们四人蹭过苍龙岭,一路上西峰,翠云宫后,守身崖下,手拉锒铛铁链,脚踩仅容半个脚掌的凹窝,攀上海拔2086.6米绝顶,有留影保存至今。在翠云宫求宿无门,怏怏原路返回出山。

  这回,我参加一个熟识的老人团,共24人。我坐在去华山的高铁上闭眼回忆往事,上次登华山,我年岁最小,如今却是团里最大者,而前回游伴都无计同行,生出些许“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

  是日,一早到游客中心,21公里的车程,历50分钟,自瓮峪抵“太华胜景”石坊。仰望霭霭华山、皇皇气象,而到西峰索道站还需登台阶四百,如上天阙。乘缆车,越群峰,起起伏伏,俯看秦岭连绵千里。20分钟许,前方扑来偌大崖壁,缆车竟迎面闯去,原来索道上站建在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的峒室内。下缆车穿隧道出站,再几百步,到西峰南脚趾。

  我估看西峰相对高度也就五六十米,葱茏树木簇拥裸露山头。百来米的山脊如同西峰伸出的巨腿,俗称小苍龙岭,约45°坡度,脊背凿坡道,两侧护铁链,游人蹈脊前行。山脊尽头的歇息处,是进出翠云宫和守身崖的集散地。我故地重游,去读崖上石刻:“擢茎天表”描摹西峰山势凌云,“劈山救母”寄寓神话《宝莲灯》;看翠云宫畔危石垒叠,莲花洞顶石叶似莲瓣,“斧劈石”如遭神斧劈开,守身崖下攀登者头足相抵;想二十载风霜催白发,唯青山格外精神。回到翠云宫外小憩,地陪王导30来岁,正在与众人指看南峰,她说:“南峰是华山最高峰,看去虽近,但望山跑死马哩。”

  我望南峰郁郁苍苍,近在咫尺,似伸手可拥,相对高度不足百米,循小苍龙岭反向走去便是。我自忖可以登之,便与王导说:“我想上南峰,瞧瞧长空栈道,望望东峰中峰。”她瞅我一眼,我怕她要开导我“望山跑死马”,不料她笑着说道:“好嘞!不用走回头路,一个多小时转到缆车站下山。”又有四位跃跃同行,跟着她走南峰。

  南峰山路较西峰易走,只是台阶稍高。掠过孝子峰,登顶海拔2154.9米落雁峰。举目南眺,千峰指天,如羽林执戟拱卫;万壑纵横,似伏兵隐匿其中,峻峭诡谲。回看西峰,游人在光溜溜的小苍龙岭背脊上缓移,守身崖巅三面悬空,人群在铁链围圈里蠕动。刚才走西峰不觉其险,现在却心生惧意。遥望东峰,诸景历历,山头周遭形如被根根巨指拥裹,东端危石临崖,下棋亭兀立,附会赵匡胤赌棋输华山的故事。中峰隔沟壑邻东峰,那里敷衍秦时弄玉和萧史吹箫引凤传说。

  穿南天门至山腰石坪,径去西侧窥探崖壁,上不见峰顶,下不见谷底,绝壁上生生凿出20米许的水平栈道,外置护栏,内设铁链,宽仅容一人,水平栈道末端凌空架梯,几乎垂直折下约10米,外侧并无护笼,再往前栈道又趋水平,折入石壁后,不见所终。此即华山第一险道长空栈道。年轻人在栈道外排起长队,进栈道者须购保险配护具,专人来回护送。栈道中游人临深谷走绝壁,看那节竖梯最是心悸。

  我伫立坪前,望远山近岭,高低参差、烟树碧苔、杂然缀壁,分明一幅青绿山水巨卷磅礴铺陈于天地间。正看得出神,王导催促说:“长空栈道老人不准进,下山吧。”我却惦想着自玉泉院的进山路,随口问道:“您可曾自玉泉院进山,徒步千尺㠉百尺峡苍龙岭,踏遍五峰全程?”她朗声说道:“走过!走过!在校读书时。”

  “诗酒趁年华”,游华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