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北京漫步

作家文摘 2025年01月14日

  德国女摄影家莫里逊拍摄的《齐白石和他的年轻家庭》

  1931年齐白石与捷克艺术家齐蒂尔在跨车胡同画室

  1920年,齐白石绘《拈花微笑图》

  齐白石的后半生都在北京度过,作为一个“北漂”,齐白石自1919年定居北京,开启了他鬻画为生的职业艺术生涯。齐白石用近40年的时间,在北京一步步前行、一笔笔描绘,对北京从陌生到熟悉,让北京从“他乡”变“家乡”。

  老北漂的18次搬家

  1903年,齐白石第一次来到北京的缘起是应好友夏午诒之聘到西安,为其侧室教导绘画。后来夏午诒到京任职,齐白石一并陪同来到京城。他跟随夏午诒入住北半截胡同,离琉璃厂很近,经常去琉璃厂看名人书画。

  1920年,他又借住到位于前青厂顺德馆夹道2号好友郭葆生家,把这里称为“寄萍堂”。1923年,齐白石搬到太平桥高岔拉1号(高华里)居住。

  齐白石在北京寓居以庙产为多,包括法源寺、龙泉寺、观音寺、石镫庵。齐白石选择居住于寺庙,一个是较为清静,一个也是交通较为便捷,另外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影响他的朋友圈也在此。

  1920年春二月,齐白石带三子齐良琨、长孙齐秉灵到北京学习。辗转五个地方,七月初九日迁入观音寺(现位于宣武门西大街93、95号)。

  齐白石最后一个居住的寺庙为石镫庵。现在的石镫庵已不存在,只剩下石镫胡同可考。

  1926年冬天,62岁的白石老人为了有个安静的生活和创作环境,花2000银元买下跨车胡同15号院。齐白石在此居住直到1957年9月16日逝世。居此期间,徐悲鸿曾“草庐三请”齐白石出任艺专教授,弟子李苦禅、刘淑度、余中英等人拜师求学。此外老人也在此接待了很多国际名人,让齐白石与他的“白石画屋”真正走向了国际。

  齐白石晚年曾入住于雨儿胡同15号(现13号),这里最早是清太宗第四子叶布舒的宅邸。1955年6月,文化部出资买下其中的一部分单体四合院供白石老人居住。12月19日,齐白石正式迁入雨儿新居。1956年3月,由于想念家人儿孙,齐白石重新搬回了跨车胡同。

  一花一木融入绘画

  齐白石和陶然亭很早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因喜爱这里,1942年,齐白石在张次溪陪同下,往陶然亭与住持慈安相晤生圹一事,想要身后长眠于此,当时齐白石就给慈安一百块钱定下此地。齐白石一生最后一次来到陶然亭是1957年初夏,他坐着特制安乐椅带着遗憾重游故地——陶然亭因划归公园,老人不能安葬于此。

  龙潭湖公园的前身“张园”是齐白石同门张篁溪的居所,位于崇文区左安门内,这里曾经是明代袁崇焕将军的故居。齐白石在京期间曾多次到此游玩。

  社稷坛是皇帝祭祀社神(土地)和稷神(五谷)的建筑。1914年,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对民众开放,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因为位置的原因,很快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北京美术展览活动的中心。齐白石也多次到此游玩,并参与这里的各类文化活动。

  白石老人自21岁受篾匠手艺人左仁满的影响,开始喜欢听戏,到了北京也常去听戏,鲜鱼口的天乐园是齐白石经常看戏的地方。天乐园,最早见诸文字记录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至今已有200年历史,齐白石的好友梅兰芳也常在此登台演出。

  齐白石经常光顾东安市场看戏、吃饭,东安市场比较有名的戏院为1906年兴建的吉祥戏院,京剧名家谭鑫培、杨小楼、金少山、谭富英、梅兰芳、马连良、姜妙香等都在此表演。

  老饕的美食地图

  齐白石最爱吃松鼠桂鱼。他第一次来京期间,曾和李筠庵(曾建议齐白石学习魏碑)一起去以焖炉烤鸭技艺独树一帜的便宜坊吃饭喝酒。

  当时在京的外地菜馆,有“八大春”“八大楼”“八大居”之说。庆林春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春”。庆林春饭庄与其他知名饭馆一起聚集在西长安街一带,经营川菜系。庆林春也是齐白石与朋友聚会宴请常去的地方之一。

  恩承居是“八大居”之一,位于前门外陕西巷,是老式广东菜的代表,梅兰芳、齐如山等人都是饭店的常客。齐白石最后一次的生日聚会,便是在恩承居,还留下王雪涛、胡佩衡、贺澹江为齐白石一同庆生的合影。

  “春华楼”为“八大楼”之一,在宣武区五道庙附近,经营江浙菜,名菜有锅贴鸡、松鼠桂鱼等。1936年9月中旬,沪上画家王师子、张大千等到北平游览,齐白石、于非闇、溥心畬设宴春华楼招待。

  另外,北京老字号烤肉宛也是齐白石经常吃饭的地方。烤肉宛以烤牛肉驰名,原址位于宣武门附近绒线胡同,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不少社会名流如溥儒、梅兰芳、张大千、郭沫若等都是这里的食客。齐白石既是烤肉宛的食客,也不止一次地为烤肉宛题写过匾额。

  最爱光顾琉璃厂

  为了创作需要,齐白石要经常到琉璃厂等地南纸店购买如印章、笺纸、颜料、扇面等文房类用具。《老北京实用指南》中列举的南纸店有129家,可见当时北京文化之盛况。而较为集中的地点还是在琉璃厂以及杨梅竹斜街附近。

  《癸卯日记》中记载1903年齐白石多次到琉璃厂购买文房:“午刻复去琉璃厂肆。于清秘阁购诗笺二十箧。”清秘阁始创于清乾隆年间,也因其皇室关系在民国盛极一时。清秘阁对面的荣宝斋也是齐白石经常光顾的南纸店。荣宝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

  此外,齐白石日记中还记录他买寿山石是到永宝斋,购买扇子是去杨梅竹斜街东头福星店王星斋扇庄,买胭脂到彰义门西头路北香蜡店。因而琉璃厂不仅是齐白石购物集中地,也是其经营作品和传播艺术的重要场所。

  (摘自2024年12月6日《北京青年报》 张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