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棋子规格调大的适老化国际象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个曾被忽视的消费领域——适老玩具,正悄然成为银发经济的增长点。
从儿童玩具到适老玩具
在广州市第二老人院的活动室,老人们与伙伴挥汗对战木制桌面冰球,比思维、拼技巧的老年益智玩具趣味赛不时开展……这些让老人着迷的玩具,正掀起一场银发经济的新浪潮。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来,淘宝平台上“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成交量同比增长超70%。
在义乌经营儿童玩具生意十年的商户关卫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风向转变。一年多来,在他所经营的网店中,老年消费者更钟爱的健体玩具与益智玩具频频“爆单”。“最畅销的产品是手腕球和旋转滚珠魔方豆。”关卫江说,这两款玩具运动强度不大,但是趣味性足,适合大龄消费者日常锻炼、消遣。
“其实,老年玩具与儿童玩具在锻炼反应力、抓握力、协调性方面存在共通性,有些儿童玩具甚至只需在细节上做一些微调,就能实现适老化转型。”关卫江回忆道,投产试水适老玩具仅3个月,店内的10余种适老玩具成交表现就大超预期。
越来越多产业带商家“闻讯而动”。淘宝天猫玩具潮玩行业运营工作人员程欣透露,平台上涌现出更多来自义乌、澄海、汕头的老年玩具商家,有的为新商新店,大部分则是以往主营儿童玩具的店铺。程欣表示,平台计划建立“适老玩具”的全新类目,并对其进行单独扶持、精准运营。
产业链创新
适老玩具市场的勃兴,更推动着传统产业链的深度变革,浙江丽水云和县的转型尤为瞩目。这座“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将木玩与老年康养深度融合,延伸出一条智趣产业链。在云和县老年益智木玩研学基地,20名来自当地的学员正体验“技巧球”游戏。截至目前,当地已开发生产200多款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手脚协调能力、减缓记忆衰退的木玩产品。
浙江米米智康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殷茜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脑健康科研团队、绍兴市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课题组交流合作,开发了兼具娱乐和健脑功能的老年益智木玩产品100余款,获得30多项专利,已服务500多家养老机构。
不仅如此,云和县加速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我们的产品成功出口到德国、日本等市场。”殷茜介绍,其定制化策略打通了海外市场——例如,德国老年人喜欢国际象棋,企业便设计研发富有质感的实木棋具;剑玉(尝试用木棒尖端插球)游戏在日本老年群体中受到欢迎,便专门开设专属生产线。今年第一季度,该企业生产的老年木玩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0%。
“我们打造适老化玩具品牌‘老童木玩’,产品已初步进入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部分市场。”云和县金成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成介绍,公司正加快推进年产1000万套木制玩具智能化生产线设备更新项目,计划在海外市场推出“东方哲学+极简设计”老年木玩产品。
云和县经济商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将探索木玩文创产业的有机融合新路径,加大对老年用品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对老年精神需求的回应
“给父亲买玩具”曾是80后杭州市民李先生难以想象的场景。“几年前开始,我父亲夹菜时手就会微微发抖,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也是和电视做伴。”李先生说,自己一次偶然间购买的捏握玩具锻炼了父亲手部的抓握力,而智能棋盘中的AI棋友更缓解了老人生活中的孤独感。
在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中医师李思敏看来,适老化玩具的流行,本质上是社会对老年精神需求的回应——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生存保障,还是生命质量的延续。“老年人退休后社交空间明显缩小,容易感到寂寞,而合适的玩具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如桌游、卡牌等游戏需要多人配合,老年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增强社交互动频率,这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此外,在选购玩具时,老年群体可匹配自身兴趣,根据过往爱好加以选择。“比如,喜欢音乐的老年朋友就可以选择节奏类玩具。”李思敏说。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总干事张劲松表示:“随着60至70岁的‘新老年’群体正以活跃的消费姿态打破‘衰老即衰退’的陈旧认知,银发经济也有望从保障型消费向品质型、享受型消费跃迁,释放巨大潜力。”
(摘自《半月谈内部版》2025年第6期 郑可意 张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