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明德助夫史量才

作家文摘 2022年04月26日 ·庞荣棣·

  史量才的原配夫人庞明德,贤淑有文化,性情温和,小夫君两岁。他们的婚姻是在上海松江泗泾镇“泰和堂药铺”内由两位父亲做主订下的娃娃亲。

  1904年,在南洋中学任理化教员的史量才启程返回家乡江宁完婚。迎娶“天足女”庞明德到上海。受社会新风气影响的史量才兴高采烈地告诉她:“真好!有了你这双天足,日后它要跟着我们来回跑路就不愁啦!”原来他要在上海西门外高昌庙桂墅里办“女子蚕业学堂”,需要庞明德去襄理女子蚕校校务,每天要走长长的路。她成了史量才办女蚕校的得力助手。

  1910年,庞明德怀孕了,这个佳讯是她结婚第七年才来临的。史量才闻讯后,立即决定:关停现址并将学校搬迁到苏州。庞明德结束了自食其力的社会工作,安静、幸福地利用待产期,给未出生的孩子缝制各种衣帽鞋。1911年4月23日,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出世了,夫妇俩给儿子取名史咏赓。史家人丁太稀少,这孩子来得不易,被视为珍宝。

  5月23日,史咏赓的汤饼之日,史家特备好生日酒庆贺。席间,来了一位打扮入时的年轻女子沈秋水前来祝贺。史量才将沈的身世处境对庞明德作了介绍,表示要纳沈秋水做二房(见左图)。庞明德沉默地同意了丈夫的决定。

  史量才与庞明德的意见达成一致后,他们家的组合成了:沈秋水出面迎来送往,主管家中一切。庞明德不理家务,退居二线,被称为南京太太。儿子也无需她带,由二妈秋水负责。孩子称庞明德好妈,喊沈秋水亲妈。一家人相安无事,度过漫长的20多个年头。

  史量才的兄长史家桢发自内心地爱护光宗耀祖的弟弟,对善良厚道、顾全大局的弟媳庞明德的境况关怀备至,格外敬重。后来,史量才事业如日中天,父亲过世后三年,就建造了自己的公馆,同时拨出两万元,给哥哥造新屋。史家桢感动之余,买了地段上好的两亩地,盖起两层马蹄形走马楼,约有七八千平方米,且具有中西合璧风格,堂号决定用“史明德堂”。

  一·二八事变后,史量才因忙于战后振兴上海各类事业,过度劳累,致使胃病复发,去杭州秋水山庄休养。1934年11月13日下午,回沪途中,他被特务暗杀(见右图,上海各界追悼史量才大会)。

  史量才逝世一周年,庞明德与史咏赓等人决定按照其遗愿,于1935年11月创办“量才奖学基金团”。庞明德从自己所得遗产款中拨出16万元,献给学校作为奖学金基金,用来资助奖励学术,扶植俊才。基金团在上海三马路(汉口路)申报馆设立事务所,订立章程,设立董事会。基金存放于申报馆、四行储蓄会与五大银行。基金对最优等毕业生无力升学者,补助其升学费;对家境清寒、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补助学费;补助各大学最优等毕业生,欲赴国外留学而资力不足者;对优等大学生毕业后专门研究一种学术,而资力不足者,酌助研究费;给研究生每月发给补助60-80元,并视其工作机关其他人员之待遇,酌定对学术有特别发明或重大贡献者也赠给奖金。庞明德还给家乡江宁拨款创办了一所“庞家桥小学”。

  七七事变后,本就羸弱的庞明德忽然生起病来,在香港与世长辞,终年57岁。  (摘自《世纪》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