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注射HPV减毒疫苗,可以起到预防宫颈癌的作用,价数越高,所预防的HPV型别越多。目前,国内目前主要有二价、四价、九价三种类型的疫苗。九价疫苗“预约难”“一苗难求”的情况困扰着不少16-26周岁的女性。
“黄牛”约苗手段多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接种者可通过社区医院、官方平台预约,有的还探索了“摇号”预约方式。深圳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深圳3月进行的2022年第3次九价HPV疫苗摇号共有527121人参与,21170人中签,中签率仅为4%。
自行预约“一苗难求”,一些人无奈找“黄牛”打疫苗,每针要付数百元中介费。“黄牛”如何能约苗成功?记者发现,一些“黄牛”团队通过技术代抢的方式提高约苗的成功率。
今年1月,江西警方通报南昌一名研究生刘某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代码,充当预约、代抢九价疫苗的“黄牛”,该程序代码可以在医院官网自动运行。刘某开价800元至1000元。刘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除了技术代抢以外,一些“黄牛”自称有医院“合作渠道”进行预约。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在“黄牛”处下单后成功约苗,在接种前夕接到自称“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记者接种医院的地址。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在该社区医院公众号显示的官方预约渠道,九价HPV疫苗库存状态显示为“缺苗”,且无法预约。
除了技术代抢、售卖内部疫苗以外,一些“黄牛”私运港苗,与医疗机构的护士合作揽客。据接种港苗的陈嘉敏介绍,“黄牛”在确定接种时间后提供接种医院护士的联系方式,接种当天陈嘉敏到达指定医院,护士拿着针剂帮其快速接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姚婷婷表示,私运九价港苗难以判断疫苗真假,有的可能无法起到预防作用,甚至会引发接种者过敏,存在较大风险。
“疫苗自由”还远吗?
广州市律协医药与健康业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周辉表示,近年来打击互联网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不少法院认定“黄牛”以非常规的手段构造网络请求,破坏了公平的交易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常见罪名包括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等。
如果“黄牛”通过打点医院工作人员抢购疫苗并转手牟利,达到规定数额,则涉嫌行贿犯罪,被打点对象则涉嫌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专家认为,疫苗属于生物药品,若不规范管理,对人身安全会产生恶劣影响,应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提高对“黄牛”的惩罚力度。此外,只有加大供应量,解决“缺苗”“预约难”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斩断“黄牛”的灰色产业链。
姚婷婷表示,公众需要改变对HPV疫苗的认知,虽然“价”越高保护的型别越多,但接种二价、四价疫苗已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及时保护是第一步,建议适龄女性有什么疫苗就优先打什么疫苗,在完成HPV疫苗接种一年后,还可以继续接种其他HPV疫苗。
(摘自4月20日《海南日报》 杨淑馨 熊嘉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