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更加开放,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迁徙自由。我的同学冉京玉同她先生带着4岁的女儿,一家三口技术移民来到新西兰的奥克兰。
让孩子熟悉祖国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父母移民到新西兰的中国孩子大多未成年,为了让他们熟悉祖国文化,学习中文,冉京玉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办了中文广播电台,她负责《Kiwi小龙》儿童节目,取名小龙寓意是龙的传人,她给自己起艺名为金玉。
冉京玉做《Kiwi小龙》少儿节目主持人时,网络还不发达,全部资料都是她从中国带过去的。电台的节目很受欢迎,开通了热线让小朋友直线参与,小朋友听众都叫她金玉阿姨。除了来自大陆的中国人,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同胞们也都爱听金玉的节目,说喜欢听她字正腔圆的北京话。
冉京玉上学时学过播音和表演,儿童节目内容丰富,很多人要她录制故事磁带给小朋友听。后来她做了电台台长助理,电脑录音制作合成配乐,自编自导,采访热线,什么都做,在电台工作了八年。
1998年,冉京玉又在家开办了金玉中文学校,从八个孩子在餐桌上教起,教着教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冉京玉觉得一定要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学校办到现在20年了,中文结业的有400多人。
2017年,冉京玉在奥克兰开展了“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课程有:诗词、书画、舞蹈、龙狮、手工(中国结、草编、制作灯笼、风筝)、武术、传统游戏(抖空竹)、葫芦丝等,趣味多样。她从广州暨南大学请来14位老师,展示才艺、传播中华文化。
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
为了让孩子们对中国产生直观的感受,从2013年起,冉京玉经常带队组织参加国侨办主办的中国寻根之旅(见图)。足迹遍布北京、上海、贵州、四川、云南、浙江、山东等地。一路上同学们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寻根之旅出发前,新西兰前总理和华人国会议员还会到机场送行。
在贵州,他们去了西江千户苗寨,这里完整保存了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这里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夏令营的孩子们在体验苗寨民族特色风情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山川大河的无限美好。
观千年古寺,闻腊梅幽香,游虞山尚湖,学中国传统文化。旅行让孩子们浸透在历史名人名诗词中,孩子们修习孔子六艺,感悟儒家精华之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六艺城学碑拓、古琴、射箭、茶道。同学们参观了孔庙、孔府和孔林,身着传统汉服体验拜师礼,让他们懂得尊师重道、明礼知爱,让他们学会感恩。
把根留住
在祖国的寻根之旅时间看似不长,却丰盈充实。难忘那秀美如画的万峰林、鬼斧神工的奇山怪石、气势磅礴的黄果树大瀑布,古风古韵原汁原味的古镇苗寨,祖国美如诗画的山水让学生们深深沉醉,难忘那传承千载的儒学经典、历史悠久的古法造纸,多彩多姿的贵州民俗文化,让他们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中;更难忘那悦耳动听的布依族民歌、令他们手忙脚乱的竹竿舞、别具风情的长桌盛宴、火辣热烈的苗家敬酒歌、令学生们体验到趣味横生的民间风俗。游历于人文、历史、自然中,每一程,他们都享受着热烈、亲切的欢迎。每一餐,都感受到用心、丰富和美味。每一次寻根之旅,让海外游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的温暖、盛情和强大。
这一路,收获最多的就是海外的青少年学子们。他们跋山涉水,领略了大山大河的壮美;他们动手参与,体验到民俗文化的妙趣;他们载歌载舞,结下了跨越国界的友情。旅程时光虽短,却是终生难忘的经历。这就是寻根之旅最大的收获。
在新西兰生活的20多年,冉京玉说她为能给华人的孩子们普及中国文化做点事情深感欣慰。只愿住在海外的华人后代能独立、自律、互助、团结。
(作者系北京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