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如同不中用的下属

作家文摘 2022年05月06日 ·[日]小林美希·

(摘自阿夫译《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2月出版)

  与经济适用男闪婚

  “希望丈夫去死的想法,我对朋友说不出口。毕竟,这种想法不道德呀。”片山志穗(化名,41岁)如是说。

  志穗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知名杂志的编辑部,由于采访工作困难重重,颇受打击。她考虑再三,决定转行。目前,她是一家媒体公司的系统工程师。

  每天加班加点干活、坐最后一趟车回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志穗,35岁那年,开始担心“卵子老化”。

  近年来,各类电视节目、各大报纸,经常讨论“女性过了35岁怀孕困难”的话题。日本妇产科医学会将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定义为“高龄产妇”,高龄产妇生育风险极高。东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杉俊隆在《不孕症学》一书中指出,虽然日本孕妇的平均流产率仅为15%,但流产的概率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35岁时为20%,40岁时为40%,42岁时上升到50%。医学上也将女性35岁之前界定为“最佳生育期”。

  晚婚导致晚育。根据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调查》,在第二次生育高潮(1971-1974年)结束后的1975年(恰巧,我也在这一年出生),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7岁,女性为24.7岁;女性生头胎的平均年龄为25.7岁。2014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1.1岁,女性为29.4岁;女性生头胎的平均年龄上升至30.6岁。此外,35岁以上生育的女性约占30%,几乎是20年前的3倍。

  以上信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志穗不禁想:“自己年龄也不小了,是不是该结束一个人的生活了?如果想要孩子,越早生越好吧?”

  正当志穗有这些想法的时候,她遇到了大学时的男友。男友大志穗两岁,是个很无趣的人。上大学的时候,学理科的他成天闷在实验室里,不喝酒也不读书,什么爱好也没有,非常“经济适用”。看上去老老实实、不发脾气不抱怨的“理科男”,不是最合适的结婚对象吗?志穗想。

  “我们结婚吧?”一拍即合,两人闪婚。志穗36岁,丈夫38岁。

  干啥啥不行的男人

  因为年龄、因为想要孩子而步入婚姻的人不在少数。根据内阁府《关于婚姻及家庭结构的调查》(2014年),未婚女性的“结婚理由”中,“想要孩子”占比最高。

  志穗明白,因为和丈夫未经热恋就步入婚姻,“我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冷淡”。不过,既然已经结了婚,就趁能够申请到最大减免贷款税的时候,先把房子买了吧,志穗在心里盘算。

  丈夫虽然赞成结婚后买房,但将买房的具体琐事全都推给了志穗。新婚生活对志穗来说,繁忙且压力重重。

  买怎样的房子?买在哪里?对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房子的价格,事无巨细全是志穗独自搞定。看房也是志穗在工作日里见缝插针,一次次抽空看的,丈夫只是看看样板房,说一句“哦,不错!”完事。面对丈夫,志穗心里充满了无力感。

  最后,志穗在豪宅林立的东京23区找到了一栋售价7000万日元的房子,并赶在减税申请过期前买了下来。以防万一,志穗只用丈夫的名义做了抵押贷款。他购买过团体人寿保险,一旦死亡,贷款便不用偿还。志穗以“放在一个人名下比较简单”为由,将10年固定利率的房贷放在丈夫名下,孩子的教育经费和教育基金则放在了自己和孩子名下。此外,生活费从丈夫的工资中支出,自己的收入直接转入银行存款。

  回想起当年的这些决定,希望丈夫去死的想法,似乎在那时就已经潜藏在志穗心里了。不过,恨意不只来自房子。“我丈夫比我大两岁,但他就像一个不中用的下属,丝毫没有行动力。生活中的他,干啥啥不行。磨磨叽叽,根本就不是个男人。”

  日益强悍的妻子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怀孕、生孩子,志穗想要孩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备孕的时候,丈夫只是机械地按志穗说的话去做。一位夫妻性生活指导顾问指出:“不想做爱但想要孩子,因为这个,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人工受孕以避免和对方发生性关系。”

  怀孕期间,志穗的工作依然非常繁忙。公司同事大多为男性,女性不到10%。志穗每天早上9点上班,每晚乘最后一趟车回家。每个月的加班时间常常累计超过100个小时。从小要强、越挫越勇的志穗,对丈夫的不满在不知不觉中与日俱增。

  孩子入托和搬家,都是志穗一个人搞定的。面对日益强大的自己,志穗渐渐心生反感:“欸?难道我家里没有男人吗?我简直就是个汉子啊。”

  《关于婚姻及家庭结构的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日本人认为“只有结婚才算真正成人”。由此可见,婚姻制度依然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离婚对女性极为不利,另外,整个社会环境也不利于单亲爸爸或单亲妈妈的生活。这些问题若不能解决,志穗的沮丧情绪就不会消失。

  和志穗一样,用“就当丈夫不存在”来说服自己的妻子随处可见吧?然而,她们对丈夫心生杀意的瞬间,恰恰就潜藏在这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