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价:

王尔琢“挽救了革命”

作家文摘 2022年05月10日 ·王 龙·

  王尔琢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是朱毛红军赫赫有名的参谋长。在红四军前委排名中,他仅次于毛泽东、朱德、陈毅而排第四位,是和朱德、陈毅一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冈山的三位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视察筹建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专门交代工作人员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正是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好不容易才征集到了一张王尔琢着军装的照片,这也成为他现存唯一的照片(见图)。

  黄埔英杰

  王尔琢于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1920年考入长沙省立甲等工业学校。1924年初,王尔琢听说苏联派加伦将军到广东,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开办黄埔军校的消息,他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决意去广州投考黄埔军校。

  王尔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黄埔军校,编入学生一队,这年他仅21岁。王尔琢从跨入黄埔军校起,便勤学苦练,思想也在不断进步,经常与共产党员徐向前、周士第、许继慎等人来往,并参加由共产党员发起组织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各项活动。

  1924年10月,广州发生叛乱。接到平叛命令后,王尔琢主动请缨带领一个学生分队打叛军。这支“学生军”所向披靡,一举将驻守在那里的商团武装全部俘虏缴械。

  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活动能力强,王尔琢在黄埔学生中很有名气,引起了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重视。不久,在周恩来等人的关心下,他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王尔琢军校毕业后,留校任学生队的分队长。1925年1月,占据在潮汕一带的陈炯明准备进攻广州。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广东革命政府实施东征,东征的主力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军,王尔琢在学生军第一教导团任连党代表。在攻打淡水城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置生死于不顾,和士兵们一道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架云梯爬上城头,为部队夺下该城立下头功。

  此时,军阀杨希阂、刘震寰见革命军主力出征,也趁机发动叛乱。“学生军”立即驰援广州与之作战,平定叛乱后,黄埔学生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因王尔琢表现突出,晋升为营长。此后,国民革命军又发动第二次东征,在攻打惠州的战役中,王尔琢率领全营官兵冒死夺得桥头阵地,掩护了主力攻城,再次立功。

  王尔琢卓尔不凡的表现,也引起另一个重要人物的青睐,他就是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即着手“整理党务”。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展开“清党”前夕,蒋介石意欲拉拢王尔琢,亲自找他谈话,王尔琢对他的利诱拉拢不为所动,两人谈话不欢而散。

  不愿和权倾一时的蒋介石合作,王尔琢自然处境艰难。这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的朱克靖在广州开办第三军军官学校,恰好缺乏干部,周恩来决定让王尔琢到第三军九师二十六团任党代表。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出师北伐不久,因二十六团团长李明扬病倒,王尔琢代行团长指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1月, 东西两路北伐军第三次攻打南昌,终于攻克该城。王尔琢因为战功卓著,被提升为九师党代表。在桐庐战役中,师长不幸负伤,指挥权再次交给王尔琢。部队作为东路军的先驱,在王尔琢的率领下,勇往直前,一举拿下桐庐城,随后直下京沪杭地区。

  身为东路军总指挥的蒋介石,对王尔琢表现出来的指挥才能欲割难舍,派亲信找到他,转达口信 :“总司令准备扩充40个军,要提升你为军长,不知你对此有何打算?”一听这话,王尔琢冷笑一声说 :“请转告总司令,军长太小了,最好给个军阀。”蒋介石闻言,大为恼怒。

  李明扬与王尔琢相处日久,关系很好,对王尔琢的人品才华极为佩服。他冒着风险将蒋介石欲对王尔琢不利的密令拿给王尔琢看,说 :“事已至此,你只有离开才能免遭不测。”王尔琢谢过李明扬,带领所部共产党员迅速离开东路先遣队。1927年4月底,王尔琢来到上海,向老师周恩来汇报了情况。同年5月下旬,他与周恩来一同赶赴武汉。7月,王尔琢接受党的派遣,赶赴江西九江马翅岭,担任张发奎的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长。

  不久,“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汪精卫在武汉开始清党,二十五师离开九江奉命参加南昌起义,王尔琢与周恩来一道赶往南昌。南昌起义失败后,王尔琢与周恩来分别,这也是两人的诀别。

  屡建奇勋

  王尔琢所率团在南昌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昌起义失败后,王尔琢随部队南下广东,后转战闽赣边境。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王尔琢带领伪装成国民党军的起义部队,开进宜章县城。宜章县长不知真假,还在县咨议局为他们举行接风宴会,酒过数巡,王尔琢指挥一个排按照预定计划,逮捕了反动官吏及地主豪绅20多人。接着,王尔琢又率队包围养正书院,解除了县团防局的武装,打开监狱,释放了在押犯人。

  第二天,全纵队正式改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师共1200余人,由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因为智取宜章的时间是在旧历年前10天,所以又被称为“年关暴动”。通过多次战斗考验,朱德慧眼识珠,破格任命王尔卓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为当时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

  3月,王尔琢在敖山庙设伏,诱敌入瓮,全歼追敌一个团,胜利完成了掩护朱德、陈毅率主力上井冈山的重任。4月底,王尔琢随部上井冈山,开始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紧接着,王尔琢又与时在井冈山的毛泽东联系,及时促成宁岗县砻市“朱毛”会师,使中国革命进入大转折。

  井冈山会师后,革命的武装力量更加壮大了。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王尔琢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一任参谋长。王尔琢从提任参谋长到1928年8月25日牺牲的短短四个月,是他军旅生涯中最灿烂的一页。

  被叛徒杀害

  1928年6月底,湘赣国民党军队再度联合进攻永新,朱德、王尔琢根据军委决定,率领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出击湘东,红军首先攻克湖南的茶陵,后又进占酃县。可是,当部队准备回师宁冈的时候,由宜章农民军编成的二十九团部分官兵因思念家乡,想取道郴县返回湘南。杜修经、杨开明利用士兵情绪,指示部队开往湘南。7月29日,杜修经贸然指挥二十九团进攻郴州,结果被敌团团围住,损失极大。当朱德、王尔琢率二十八团赶来时,仅收容二十九团100余人。朱、王决定将他们重新带回井冈山。

  部队在归途行至崇义县新地圩时,二十八团二营五连和迫击炮连受营长袁崇全的胁迫,突然擅自脱离行军队伍,企图叛变投敌。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商量对策,朱德主张派部队把袁崇全“打”回来,王尔琢则主张“喊”回来。王尔琢说 :“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朱德提醒他说 :“你平时爱护、关心士兵,战士们拥戴你。但叛徒是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还是打回来吧!”王尔琢说 :“我谅他袁崇全不敢向我开枪!”朱德感到事情严重,劝他多带些人去,但王尔琢认为人多走不快,因此,他与党代表何长工只带了一个排前往。

  王尔琢等人策马急奔,终于找到了袁崇全带跑的两个连,此时他们正在休息。哨兵向王尔琢方向放了两枪,王马上放开喉咙喊道 :“不要打枪,我是你们的团长,希望你们回去!”哨兵听出是团长的声音,便没再打枪。王尔琢乘机展开思想工作,不断喊话 :“同志们别怕,我是王尔琢,快回来革命吧!”一些战士见团长回来了,便三五成群地向王尔琢处跑过来。王尔琢念及是同乡,又是黄埔军校同学的份上,就不顾危险,对着庙里喊道 :“袁崇全、杜松柏,你们快出来,我接你们回去!”听到喊话后,袁崇全首先冲出来,手持双枪,二话没说,对准王尔琢一连打了几枪,正打中其胸部。王尔琢当场牺牲,年仅25岁。袁崇全趁着夜色跑掉了,还带走了一个排。后来仅仅不到半个月,1928年9月13日,红四军攻克遂川县城,生擒了袁崇全。二十八团全体官兵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这个败类,为团长王尔琢报了仇。

  王尔琢牺牲后,朱德挥泪长叹 :“我军失去一位能将啊!”毛泽东对他作了极高的评价 :“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摘自《同舟共进》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