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5月中旬,一条递进式介绍故乡和方言的短视频——《我是云南的》在快手迅速流传,并很快扩散至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红遍互联网。
没人知道,为何这样一条视频也能迅速爆红。蔡金发,画面中那个有节奏上扬下巴和抖动狼尾辫的傈僳族“蔡总”也没明白什么原因,他甚至感到“害怕”。截至目前,他的粉丝量已突破140万。
看着“嗖嗖”上升的关注度,当地文旅局赶紧给蔡金发和他弟弟蔡金海打电话:“别搬砖了,赶紧回来,好好宣传家乡。”如今,受邀拍摄的短视频中,蔡金发和弟弟(见图,左为蔡金发)一遍遍介绍怒江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这是当地文旅局组织的活动,希望借助他们更好推介怒江。
蔡金发出生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兔峨乡一个山村里。那里,山清水秀,空气很好,但对他而言,气氛却并不令人愉快。他的左手因烫伤而残疾,小伙伴们不和他玩。
16岁以后,蔡金发跟随大人走出大山。“老乡带我去北京打工。”蔡金发说,他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没法交流。在北京工地,工头教他认字、说普通话。19岁时,蔡金发花了100多块钱买了张从北京西前往昆明的列车站票,他终于学会自己回家了。
蔡金发还去过浙江湖州、宁波以及广东的工地打工。但变化的是城市,不变的是工种:搬钢筋、捡扣件、运砖头。工地的生活,总是枯燥乏味。从工地下来,他最大爱好是刷短视频。
在快手直播首秀时,他收获1277万人观看。期间,陆续有人给他送“穿云箭”。“一个穿云箭2888快币,相当于人民币288.8块钱。”扣除给平台的留成后,剩下的也相当于他在工地从早干到晚的一天收入。下播后,他内心却自责起来:“我不会说话,感觉对不起老铁们的关照。”
“我也是打工过来的,我知道挣钱不容易。”蔡金发说,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向“老铁们”展示更多才艺,这才对得起他们的打赏和关注。
渐渐地,蔡金发也感觉自己“不一样了”。比如,容忍度在提高,不易生气。再如官方平台对他的认可,怒江官方对他的肯定和邀请。特别是在直播或短视频推介家乡时,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摘自6月5日微信公众号“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