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陈茂辉越狱记

作家文摘 2022年06月14日 ·王树仁·

  陈茂辉(1912-2015,见图),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人。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后,时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第三科科长的陈茂辉在突围中被俘。被俘后,陈茂辉化名陈标,编造的简历是:新加坡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在新四军兵站当采购员。1941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在江西省上饶县的周田村、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了一座法西斯式集中营,即上饶集中营,陈茂辉等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的大本营周田监狱关押。

  病  重

  陈茂辉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周田监狱后,由于体质虚弱,不久就病倒了,并被临时编到第五中队二区队女生分队,由女特务分队长管理。狱中流行起“回归热”,体质虚弱的陈茂辉很快也被染上了,病得很严重,连续高烧不退,有时还昏迷过去。特务医官说这病没办法治了,叫人将陈茂辉抬放到一个寡妇老太太家的柴房里。

  柴房里还关着张一阳(张太雷之子,新四军第三支队政治干事)和徐一非两位同志,他们三个人并排躺在柴草堆上。同样得了“回归热”的张一阳病情最重,不幸去世。难友来抬张一阳的遗体时,发现陈茂辉和徐一非都还在喘气,便向特务医官提出强烈抗议。特务医官无言以对,只好同意将他俩送回医务室。

  难友们见陈茂辉病情很重,便怀着沉痛的心情为他准备后事,想方设法筹点钱准备为他买口棺材。难友陈延圣(新四军军部医生,后成功越狱),装着生病的样子来到医务室偷偷看望陈茂辉,确诊他的病为“回归热”后,回到队里从大家为陈茂辉捐的棺材钱中拿出一部分,托人到外面买了支“六六”针剂给陈茂辉注射,终于把他救活了。

  时  机

  这天,医务室抬进来一个病人。陈茂辉一看,原来是中共皖南特委秘书长张世杰。张世杰此前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时,陈茂辉就认识他。住在一起后,俩人多次秘密商量越狱的办法,寻找越狱的时机。

  这个时机终于等到了。1941年4月24日早上,特务医官把病人叫醒后说:“明天,长官部有一个专员要来我们军官大队视察。凡是能下床的,今天都要动起手来,打扫医务室的卫生,任何人不得偷懒。”

  陈茂辉和张世杰被分在一起干活。他俩在搬动一个破旧橱子打扫墙角卫生的时候,发现橱子后面是一扇侧门。这个医务室原来也是一户农民住房,前门有宪兵站岗,后门被钉子钉死,这扇侧门没有封死,只是上了门,用一只破旧木橱挡着。要想逃出去,这扇侧门自然是最好的出口了。

  胜  利

  天黑以后,特务医官回到住处休息去了。陈茂辉和张世杰躺在铺上静静地等待绰号叫“梅毒”的宪兵来换岗,因为“梅毒”每天午夜接班后半个小时准会鼾声大作。果然,“梅毒”换岗不久就沉入梦乡。

  两人蹑手蹑脚地溜出病房门,绕过“梅毒”,摸到放破橱子的侧门边。陈茂辉端起白天放在破橱子下面的一碗水,慢慢地浇在侧门的门闩和户枢上。张世杰轻轻地拉开了门,侧着身子缓缓地挪动着,从窄窄的门缝里钻了出去。陈茂辉紧紧跟上,轻轻挪着脚步,也跨出了侧门,并顺手轻轻地将侧门带上。之后,俩人伏下身子,迅速地穿过一条小巷,向着前面的小山跑去。一口气跑到山脚下,确认没有追兵后,俩人兴奋地拥抱在一起,低声说:“我们胜利了!”

  成功越狱后,俩人历尽艰难险阻,吃尽千辛万苦,从江西到福建,从福建到浙江,再从浙江到安徽,行程数千里,为时两个多月,在安徽旌德县分了手。

  之后,陈茂辉去了江苏,找到了新四军。张世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等职,1988年9月15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2岁)则在徽州和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回到了重新组建的中共皖南特委。

  新中国成立后,陈茂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政委、江苏省军区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摘自《党史纵横》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