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台家电进入报废期

作家文摘 2022年06月14日

  作为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国与重要的消费国,我国正步入家电报废高峰期,淘汰的废旧家电量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长,今年预计将有2亿多台家电报废,家电以旧换新潜力巨大。

  根据家电8年-12年的安全使用年限计算,正是上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带来的家电产品销售激增,为此轮家电以旧换新高峰埋下了“伏笔”。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测算,2021年,我国家电(传统五样)保有量已超过21亿台,家电市场销售出现明显的存量转增量特点。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副主席郭赤兵介绍,现在维修收入在家电业务中仅占10%左右,充分说明消费者已经不再把坏了修作为主要选择。预计今年我国家电市场存量转增量将超过50%,并将成为今后消费市场的新潮流。

  郭赤兵表示,在惠民便民的同时,新一轮以旧换新不仅要让消费者换来新产品,同时也要唤醒新的消费理念,换出家电产业新业态。“要推动一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全系列的优质家电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要顺应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和服务的需求,推动家电产业进一步发力转型升级。”郭赤兵说。

  目前新旧家电“大循环”仍存堵点,废旧家电回收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回收环节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要释放庞大的存量市场潜力,家电“收旧”短板亟待弥补。

  现在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两头——生产者责任制和末端处理环节比较强,基本形成责任明确、规范全面的成熟运作机制,但衔接两头的中间回收环节问题较为突出。

  湖南一家家电回收企业负责人廖先生向记者表示,家电回收环节仍依赖分散的个体从业者,尤其是在广大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回收找不到卖家”“回收正规军吃不饱”等问题较为突出。

  郭赤兵表示,这一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家电回收需要场所、库房、设备等投入,还要先垫付回收产品费用,同时支出物流消耗费用,而收入或补贴却不能直接尽快拿到,回收企业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回收对象是上亿的家庭用户,大多数用户不清楚如何正确处理废旧家电产品,也不知道如何与正规回收或处理企业联系。

  为打通新旧家电循环,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提出,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依托产品销售维修服务网络构建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体系,进一步优化回收渠道。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也再次提及增加家电等大宗消费,鼓励家电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

  目前,海尔、格力、TCL、长虹、美的等一批家电行业头部企业已作出积极响应。海尔智家副总裁任贤全表示,企业已布局再循环产业板块,预计今年8月一期项目正式投产,投产后每年可拆解200万台废旧家电。

  (摘自6月10日《工人日报》 北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