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书铁券
案例:甲无子,拾了道边弃婴乙并将其抚养成人。乙长大后犯了杀人罪,回家来告诉了甲,甲就把他藏匿了起来。问:对甲应如何处理?
分析:乙虽不是甲的亲生子,但是这样的父子关系谁能否认?根据《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理所应当。所以,甲无罪。
这则真实的案例来自两千多年之前,分析者为汉代大儒董仲舒,收录在一本叫《春秋决狱》的书里。
“汉承秦制”,秦代一整套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都出自法家,到了汉代,为什么需要如此赫赫有名的儒家站出来进行解释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出走与回归、碎裂与救赎的故事。
法生于儒
法家的先驱人物,当推郑国的执政大臣子产。公元前536年,子产将本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并予以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但子产本质上是一个务实的国家执政官,法家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出现,还要等到100多年之后的战国时期。
有一个说法,法家是从儒家,特别是子夏学派分流出来的:在理论上说,子夏是孔门中的“礼派”,与孟子为代表的“仁派”更重视客观的规范建设;从师承上说,子夏晚年在魏国西河教书授徒,培养了一批后来成为法家干将的弟子徒孙。
李悝是真正意义上法家的始祖,中国古代延续2000余年的法统,就是从李悝制作的六篇《法经》发轫而来。而李悝,很可能就是子夏的弟子。
吴起,孔子再传弟子曾申的门生,后也师事过子夏。当时言法则吴起与商鞅并举,言兵则孙武与吴起并称。
商鞅,据说在魏国学得《法经》,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成为天下首强,不但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大势,也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的基本政治模式。
以上诸人,均出自儒家的子夏一脉。到战国晚期,“礼派”大儒荀子门下又出了两位法家干将:韩非与李斯。由此可见,战国时期法家人才的培养,儒门实在是厥功至伟的。
刑名法派
如果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的理论作为审视法家思想体系的坐标,那么,法家学说就是一种法、术、势三位一体,以实现富国强兵、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理论。
因此,近代有学者在分析法家思想体系的时候认为,先期法家李悝、吴起、商鞅才是纯粹的法家,他们的主张是国家本位的;而韩非不是纯粹的法家,他吸纳了术、势的元素,本质上是为君主一人服务的,准确说应该叫“刑名法派”。那么,法家学派为什么内容越来越杂?越来越杂之下,这一派人物为什么还被视为同一学派?
东周时期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与动荡的大争之世。那些最想建功留名的杰出人物纷纷以学者和士人的身份搅动天下,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这些人物原本来自各个学术流派,但共同特点是最关注实践,关注“行得通”。因此,各家学说在体系上被打破,所有有用的内容都被毫不顾忌地“拿来”,所有不切实用的东西被毫不留情地扔掉,法、术、势三者就成了法家高举的三面旗帜。
破碎的人生
法家学派还有一个特点引人关注:这派人物大多不得善终。除了早期儒家色彩依然浓厚的李悝、道家思想浓厚的申不害、学术人物慎到之外,其他法家人物,如吴起、商鞅、韩非、李斯,结局都比较惨。其原因,在于法家人物是为成事而生的,他们不能有更多的兼顾,他们的事业设计宏伟壮丽,他们的人生设计则是碎裂不堪。他们的破碎,一是主动,二是坚决,三是彻底。
——亲情的破碎。这方面吴起最为臭名昭著。为了成名,他离开母邦卫国,与母亲噬臂而誓,不立功扬名决不回家,以至于母亲去世也不回去料理,被曾申逐出师门;在鲁国,为做将领,他更是做出“杀妻求将”的惊人之举。
——师门的破碎。这一点上法家人物几乎无一例外。商鞅出自儒家,却明确主张要焚诗书而明法令;韩非称同门的儒者为蠹虫,必欲扫除之而后快;李斯更是焚书坑儒活动的直接推动者,甚至为了权位不惜害死同门师兄韩非。
——友情的破碎。这方面最经典的是商鞅。商鞅在魏国时与公子卬关系不错,后来各为其主两国交兵,他居然打着友情的名义诱擒了对方。
相得益彰
更严重的是,被法家们打碎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天下百姓的生活也被无情地打碎了。
法家建立了“军功爵”等一整套利益鼓动机制,为的是民众在这套机制的推动下好好耕田与战斗。而这套制度又过于僵化、缺乏弹性,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完全忽视乃至排斥人民的精神需求;二是任何制度都会有运行不畅乃至从内部被破坏的可能。到秦末,法家制度弊端和风险一股脑展现,国家政权也很快就被推翻。
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让汉代统治者寝食不安,经过反思,当时的共识有两点:一是秦代只讲制度建设不顾精神文明(仁义不施),二是它一律采取郡县制而完全取消分封。事实证明,第一条共识切中了要害。
预防制度的风险,需要文化的浑厚力量。除了法家,汉朝人还有更多的文化选择:汉初的六七十年,黄老学说帮助中国人休养生息;之后,儒家学说又为汉王朝的官吏和百姓提供了价值指引。就这样,法家制度、法家文化经过一两百年的辉煌创业,在日暮途穷之际,又回到了其文化母体的怀抱。 从这个视角再来看汉初的“汉承秦制”与“春秋决狱”,这两者之间可能并非相互矛盾,而恰恰是相得益彰。
(摘自8月27日《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