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伊斯和妻子娜拉·巴纳克尔
乔伊斯6岁半上学,没多久就成为学霸,念过的诗文过目不忘。11岁就显露出高人一筹的写作水平,老师夸赞,这孩子满脑袋都是思想。他学习外语的能力更突出,在中学学了法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等他上了都柏林大学,法语老师评价说,乔伊斯的法语写作非常美,恨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上大学时,乔伊斯给英国的文学杂志《双周评论》写了篇稿子评论易卜生的剧作,易卜生当时是欧洲最著名的剧作家。文章发表之后,乔伊斯收到易卜生的来信,信的大概意思是,别人跟我说您的文章不错,可惜我的英文不好,没能好好拜读。谢谢。大文豪的来信让乔伊斯踌躇满志,决心精修语言和文学。他认定自己的散文写作还比不了托尔斯泰,但已经比屠格涅夫强。
乔伊斯大学毕业之后,爸爸劝他去吉尼斯酒厂当职员,他拒绝了。虽然他还没写出什么作品,但年轻又骄傲的做派已经为他在都柏林文学界赢得了一些名声。1902年,乔伊斯拜访了大诗人叶芝,两人在咖啡馆里聊天。叶芝提到巴尔扎克,乔伊斯哈哈大笑,说现在谁还读巴尔扎克,他给叶芝念自己的作品。临别之时,他说,我今年21岁,你多大了?叶芝说,我37岁。乔伊斯说,我应该早点儿来见你,你年龄太大了。言下之意是,你岁数太大了,我已经不能影响你了。叶芝把两人见面的过程写文章记录下来。
乔伊斯一时还找不到方向,他想学医,先去都柏林的医学院,觉得不适合自己,又去了巴黎的医学院学了几个月。但家里供不起他读书,他经常挨饿,而后母亲病重,他返回都柏林。在都柏林晃荡了一两年,妈妈死了,爸爸酗酒,乔伊斯尝试过找一份在小学教书的工作,还上了几堂演唱课,看看自己有没有成为职业歌唱家的可能。1904年正是乔伊斯迷茫的时候,但未来的可能性也在这一年展开。他动笔写小说了。他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写成了《艺术家写照》,又改名叫《英雄斯蒂芬》,十年后,这本书才完成,我们熟悉的译名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乔伊斯还给《爱尔兰家园报》写短篇小说,《都柏林人》最早的几篇就发表在这家报纸上,一篇小说能挣一英镑稿费。乔伊斯看不上这家报纸。他对自己很有信心,把自己当成股份公司,还动员周围的朋友买股票,说我的小说大卖之后,股票价格就会上涨。1904年,最动人的一天是6月16日,乔伊斯和一个叫娜拉·巴纳克尔的姑娘约会。乔伊斯后来把《尤利西斯》的故事放在这一天,是献给妻子娜拉的礼物。他创造出来的“布鲁姆日”,是纪念他和妻子第一次约会的日子。
乔伊斯在家乡实在混不下去,1904年秋天和娜拉私奔。他们去了巴黎,最后落脚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在当地一家学校担任英语老师。乔伊斯在咖啡馆里看报,和各种人聊天,做家教、翻译,学习吸收各种语言。他说过,成为一个欧洲人,就是学各种语言。
乔伊斯在的里雅斯特教书,写好了《都柏林人》,但一直没有出版机会。1913年冬天,他收到美国诗人庞德写的一封信,庞德在伦敦非常活跃。庞德在信中说,我听叶芝谈到你,说你的作品不错,虽然我还没看过,但你写了什么可以寄给我看看。
庞德当时在英国杂志《唯我主义者》负责文学部的工作,经他的介绍,这本杂志开始连载乔伊斯的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这本杂志后来的主编韦弗小姐,是个不愁吃穿的文艺女青年。她先给乔伊斯非常高的稿费,而后直接赞助乔伊斯的生活。写《尤利西斯》的七八年间,乔伊斯一共换了20个住处,韦弗资助他的钱超过两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00万英镑以上。那段时间,谁也看不出乔伊斯有什么出息。但韦弗认定《尤利西斯》将是伟大的杰作。乔伊斯死的时候,葬礼的钱也是韦弗出的。用现在的说法,韦弗是乔伊斯的“头号女粉丝”,供养了乔伊斯。
1918年2月,乔伊斯在苏黎世的时候,收到通知要去银行一趟,说有个客户存入1.2万法郎,乔伊斯可以每月支取1000法郎。乔伊斯打听出来,这个资助者是一位阔太太,叫麦考密克夫人,她资助过很多作家和音乐家。乔伊斯登门拜访表示感谢,老太太说,我知道您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乔伊斯也从爱尔兰、英国政府的文化机构中获得过一些资助,但他最主要的资助人还是韦弗小姐和麦考密克夫人。
1918年,《尤利西斯》开始在纽约的《小评论》杂志上连载,连载的章节中有不雅的文字,因此,《尤利西斯》在美国被判定为禁书。但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决定出版。书出版后,乔伊斯做宣传,有记者问他,除了你之外,当世还有哪些伟大的英语作家。乔伊斯回答,除了我之外,我就不知道了。
写完《尤利西斯》后,乔伊斯动笔写《芬尼根守灵夜》。还不停地做眼部手术,为尊者讳,有的传记说他患了虹膜炎,不那么避讳的就直接说,乔伊斯的眼部疾病是他患梅毒的后遗症,他酗酒、嫖娼、借钱不还,签了合同不算数,一直是个妄自尊大的人。1939年《芬尼根守灵夜》出版后,乔伊斯说,我剩下的事就是等死了。两年后,他在苏黎世去世,享年59岁。墓地在苏黎世动物园。
1921年,莎士比亚书店老板比奇发起众筹,萧伯纳给比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爱尔兰,人们把猫的鼻子放在它自己的粪便上蹭,试图让它养成爱清洁的习惯。乔伊斯先生在对人尝试着同样的治疗方法。我希望这种方法会奏效。”
《尤利西斯》刚出来的时候,毁誉参半。据说荣格读《尤利西斯》用了三年的时间。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2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