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峰嫖娼被拘引爆社交网络。9月12日,记者通过多家影视公司了解到,随着“塌房”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行业对“人设崩塌险”有强烈购买意愿,但在落地过程中尚存在挑战。
品牌方遭殃
李易峰丑闻事件曝光后,商业代言品牌迅速进行“切割”。9月12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京都念慈菴、真果粒、舒适达、六福珠宝、普拉达等十余家品牌已陆续宣布与李易峰终止或解除合作关系。随之带来的或许还有巨额经济赔偿。
一直以来,明星“塌房”,品牌解约,相关影视剧下架的事情屡见不鲜,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或许是吃瓜大戏,但对于当事明星及其合作方来说,这代表着真金白银的损失。有媒体统计,近年来有17部电视剧因劣迹艺人“熄火”,多部电视剧仅制作成本就高达数亿元。
西影集团艺术创作中心导演惠东表示,明星经济其实就是粉丝经济,明星人设的成功可以给明星和公司带来大量好处,但是,人设一旦崩塌,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搞得场面尴尬,无法收场。
他山之石
保险作为风险转移工具,有没有一种“明星塌房保险”承保明星“塌房”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实际上已有保险产品可以承保这种所谓的“灾难性不可控事件”。国外有一类保险产品可承保人设崩塌风险,就是俗称的“人设崩塌险”。
“人设崩塌险”保障责任包括被保险人死亡、残废以及被保险人发生丑闻,其中承保被保险人任何犯罪行为或者任何违反公众道德或礼仪的行为,或者与被保险人直接相关的、使其名誉受损或使公众震惊并且对被保险项目、被保险人、他们的委托人或产品不利的情形或事件。
据报道,好莱坞投资人与制片方正越来越多地投保这一保险来转嫁风险,这种趋势从2009年高尔夫冠军老虎伍兹的性丑闻给他的赞助商造成了高达2000万美元损失之后越来越明显。
目前,国内也有类似“人设崩塌险”的保险产品。一位业内人士此前向记者透露,早在2019年,便有两家保险公司参照海外保险市场使用的“死亡伤残名誉损失险”,在市场需求与可保风险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共同开发了一款“人设崩塌险”,之后也有其他头部公司借鉴了这款产品。
从保险性质而言,投保人需是和明星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一方,比如投保人一般为影视作品投资人与制片方。
业务落地难
不过,记者以“声誉”“名誉”“人设”“明星”等为关键词在保险业协会官网财产险产品信息库进行检索,并未发现备案产品。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表示,据了解,目前可能还没有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主要是因为风险较高,在承保和理赔环节中也都存在着很大挑战。承保一端主要的挑战来自保险公司对于被投保明星的人设调查较为困难。
“保险公司作为圈外人,在承保阶段,缺少有效的风险筛查手段对投保明星进行背景调查,特别是生活习性等不为人知的隐私,无法评判风险等级,从而无法进行定价。”一位再保险专家对记者表示。
王民表示,保险业可以基于市场需求,研究“人设崩塌险”可否提供相关的保障。可以借鉴国外人设崩塌保险相关的承保经验和方法。此外,“人设崩塌险”如何解决承保和理赔端的挑战,也需要联合第三方调查和服务公司,为保险公司的风评和理赔提供相关建议。同时也需要相关的专业保险律师参与,提供有关品牌方和明星代言合同的法律服务,对于明星人设崩塌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相关约定,并将其“传导”到保险合同中。
据了解,美国已经有专门为保险公司提供人设崩塌风险评估和索赔拟算的第三方TPA服务公司,类似于保险科技公司,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式,把关于明星的海量网络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明星的人设崩塌风险。
为了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王民还表示,“人设崩塌险”有必要设置代言明星追偿机制,尽量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也是必要的风控手段。
(摘自9月13日《北京商报》 陈婷婷 胡永新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