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老王匆匆将门虚掩上,奔向对面的药店。
当老王拿着胃药急急推开理发室的玻璃门时,发现室内站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老王怔了一下,晃了晃手中的药瓶,抱歉地说:“小兄弟,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久等!老胃病又犯了,刚才买药去。来,坐下,先洗个头。”
年轻人犹豫一下,坐到洗头盆边。“小兄弟啊,头发嘛,也是男人的名片哩,你这头发早该理理的。”年轻人一声不吭。洗完头,老王拍了拍转椅。年轻人坐上转椅,老王打量着他的头发,问道:“小兄弟,你喜欢什么发式?”
“随便吧。”“现在年轻人中流行板寸头,精神哩!”“那就板寸吧。”“听小兄弟的口音,是江北人?”“嗯。”“真巧,我也是江北人,来江城二十多年,想不到今天会遇上你这个小老乡。你是来江城打工的吧?”“嗯。”“江城人有些欺生,尤其是看不起咱江北人,小兄弟,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嗯。”
理完发,年轻人慌乱地掏着口袋,脸越涨越红。
老王一把按住他的手,说:“小兄弟,咱们是老乡,这次免了。”
“那怎么好意思呢。”“你要是认我这个老乡,就给我个面子!”老王有些生气地说。
“谢谢您!老伯。”年轻人看了看镜子中焕然一新的自己,说。
年轻人昂首走出门,来到街道拐角处那个偏僻的垃圾箱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刀,丟了进去。
这一幕未能逃过出门相送的老王的眼睛。他的眼角湿润了。二十多年前,老王还是小王时,独自闯江城,饿了一天后,一时胡涂,铸下大错……
(原载7月30日《江苏工人报》,原报责编:柳再义)
本栏目由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基地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