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展

母亲心中的那把伞

作家文摘 2022年11月22日 ·郜爱巧·

  我十一岁那年,父亲因遭到意外离开了我们。

  在母亲悲痛欲绝时,我们家来了一对衣冠齐整的老年人:“玉真,你们娘几个跟我们回去吧。”

  就这样,我们一家四口来到了外公外婆的家里。每天,外婆都会为我们娘几个做几道可口的饭菜,我们一家四口一下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外婆还偷偷托街坊邻居,为母亲张罗一户好人家。

  可这样的日子只过了短短几天。记得那天天还没亮,母亲便轻声叫醒我们姊妹几个,背上昨晚整理好的行李,悄悄地离开这个富裕的家,回到了我们穷困的家里。父亲是个榨油匠,母亲就把父亲生前留下来的榨油机器加班加点地清理了一下,油坊重新开张了。

  夏天,油坊里很热,那时家里连个电风扇都没有,汗珠流出来掉在榨油的机器上,发出了滋啦啦的声音,然后瞬间就蒸发了。冬天,机器很凉,母亲的手结满了冻疮。一年四季,都是母亲一个人这样默默地支撑着这个贫困的家。

  那日,母亲终于支撑不住,累倒在油坊里。被邻居发现,叫来了村里的大夫为娘打了点滴。看到母亲操劳的样子,我们姊妹三个趴到病床前号啕大哭。我说:“娘,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您一个人身上,娘我不想上学了,我替您在家做家务。”

  娘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你的心思娘懂,娘辛苦赚钱供你们姊妹几个上学,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出人头地,假如你们个个没文化,我怎么对得起你们死去的爹?”

  我心里一直藏着个疑惑,此时再也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娘:“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您,不知当讲不当讲?”母亲笑着说:“当然可以讲喽。”

  我说:“您是不是外公外婆的亲生女儿?”

  “你娘当然是你外公外婆的亲生女儿了,傻孩子,怎么想起问这个?”母亲笑了笑说。

  “既然您是外公外婆的亲生女儿,他们家的条件那么好,又不用我们干活,您又何必偷偷跑回来受这样的罪呢?”我一脸的委屈。

  母亲慢慢坐起来,摸摸我们姊妹三个的头说:“孩子,你们要永远记得,别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伞。”

  如今,母亲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可每当我遇到困难心灰意冷时,母亲的这句话,就会点燃我重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