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展

招牌

作家文摘 2022年12月13日 ·曾立力·

  天味集团内部改革进入深水区。怎么改?是按条条,还是按块块?莫衷一是。董事会办公室里烟雾缭绕,董事长却给大伙讲了个关于招牌的故事。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在一片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富丽堂皇的S食品研究所大门口新嵌了块招牌。牌子质地考究,新颖别致,颇费了一番心思。

  然而,一段时间过去,这牌子却一直空着没有写字,像张麻将牌里的白板。

  大门外是一条小街,也是一个马路市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每当人们从门前经过时,都要扭转脸来看看这牌,摇摇头,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S食品研究所的历任头头对招牌都很讲究,几乎每换一任头头,都得改头换面一番。招牌是研究所的门面,如同人的脸一样,关系到单位的精气神,市容市貌,能不讲究?以往,要么是请上级领导的如椽巨笔来题写,要么去请著名书法家的墨宝。随随便便弄个人来写?那太不讲究。要晓得食品研究所里的人,都是喝过多年墨水的,谁还没两把刷子!

  这一阵子只因老所长调走,新所长还没到任,这写招牌的事儿,才被耽搁起来。

  这天,刚一上班,消息灵通人士就发布一条“爆炸性”新闻:食品研究所新近从外面破格聘请了一位所长。办公楼里顿时议论纷纷。

  “听众述评”一阵过后,有人提议:今天无论如何得把大门口那块招牌写好,不要让新来的所长为块招牌小看了我们研究所的人。并且作为见面礼,也得给新所长点颜色瞧瞧。大伙一致赞同。

  这可就忙坏了所里的那几位“圣手书生”。又搭梯子又拿尺子,打格格,画框框,忙得汗水直流。更有甚者,竟然还搬出缩放尺。说的说,看的看,指手画脚的人也不少。忙乱到11点差一刻,还是白招牌一块。

  没人注意到,不远处有位年轻人,站在路旁盯着这边观看了好一阵儿。这人其貌不扬,他什么时候来的?在哪儿见过?谁也想不起来。

  又过了一阵儿,这人也许是实在看不下去,再也憋不住,抛过来一句话:“区区几个字,要打什么格子啦。”

  立马把众人的目光给引过去。有人记起,好像是在对面马路市场里看见他摆过摊。

  书生们不乐意了,反唇相讥道:“有本事,你来试试,别站着说话不腰痛。漂亮话谁不会说!”

  那人也不搭腔,居然毫不客气地走上前去,接过笔,泼墨挥毫,“刷刷刷”挥挥洒洒,片刻间把块招牌写得熨熨帖帖。那字龙飞凤舞,像是习过草圣的碑帖,颇有些功底。大伙目瞪口呆。

  “你们啊!就是喜欢画框框。”年轻人把笔一扔,从口袋里掏出一纸公函来。书生们的眼睛,又一次瞪得如牛眼一般。

  故事戛然而止。董事长意犹未尽,意味深长地说:“集团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那块招牌。”   (原载《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9期,原刊责编:郭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