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近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颇受关注。《复兴文库》是一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编纂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全面梳理和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为何要编纂出版这样一套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本着怎样的原则来进行选编?如何用好《复兴文库》,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和编选逻辑
翻看《复兴文库》,从《开眼看世界》到《新文化运动》,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为历史转折作准备》……已经出版的三编共计37卷、195册、6190万字,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作为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编纂工作于2019年1月全面启动。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筹指导下,成立《复兴文库》编委会,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著名专家金冲及任总主编,郑师渠、张海鹏、陈晋、张树军、谢春涛、张宏志担任副总主编,集合国内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各编编委会承担具体编纂工作。
“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东方大国,在一百多年里实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从极度衰弱、备受屈辱、濒临灭亡边缘,到奇迹般重新站立起来,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金冲及说:“《复兴文库》正是以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如何一步一步前进,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进程作为全书的基本内容。”
百年文献浩如烟海,《复兴文库》本着怎样的原则来进行选编呢?2019年1月18日,《复兴文库》专家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复兴文库》编纂要“以民族复兴为总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和编选逻辑”,提出初步目录。
“为什么一百多年前已经濒临衰亡的国家,在不长时间内能够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世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复兴文库》必须紧紧扣住这个主题,而不是一般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这是做好编选工作的前提,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金冲及说。
为什么《复兴文库》的编纂提出要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金冲及说:“因为人们的行动从来是由思想指导的。《复兴文库》全景式展现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探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集中展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脉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复兴文库》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按1840-1921年、1921-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分为五编。2022年9月,《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正式出版发行,第四、五编正在编纂,将适时安排出版。
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
《复兴文库》第二编收录了作家周扬于1943年12月26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文章《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文章开篇描绘了一个动人场面:劳动英雄孙万福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近毛泽东,用两只手紧紧地抱住毛泽东的肩膀,他沾着口沫的胡须,因兴奋而有些颤动,他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羊也有了……”
《复兴文库》第三编收录了毛岸英于1949年10月24日写下的《给表舅的一封信》,他写道:“来信中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
在《复兴文库》收录、编选的历史文献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文件、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稿占主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积极的倡行者、最坚定的领导者、最勇敢的奋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原所长汪朝光结合他参加编纂的《复兴文库》第二编说,无论是反帝国主义压迫的五卅运动,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无论是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还是领导推翻三座大山的解放战争,共产党人都站在了为民族复兴战斗的最前线。
《复兴文库》副总主编陈晋分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总是从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入手,总是立足于不同的国际国内的战略环境,总是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和要求,总是把握时代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来确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来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
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说,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开天辟地,才有新中国建立的改天换地,才有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才有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顶天立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定历史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奕等人的《奏通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邹容的《革命军》……《复兴文库》第一编收录的1840年至1921年的历史文献,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近代不同社会力量在寻求救亡图存、民族复兴道路时所进行的探索。农民阶级的抗争、洋务派的自救、维新派的变革,都没能救中国于危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但仍未摆脱山河破碎、民族受辱的困局。
从浴血奋斗中闯出一条革命之路,从自力更生中铺就一条建设探索之路,从敢闯敢试中开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从砥砺奋进中擘画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于荆棘中开辟坦途,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翻看《复兴文库》,回望复兴历程:从曾经“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从油票、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到冰箱电视洗衣机走进寻常百姓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当年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到现在潮涌东方、复兴气象,生活中的变化见证我们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着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复兴文库》收录的文献,把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探索民族复兴正确道路的历史过程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来了,由此揭示出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已经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复兴文库》副总主编张海鹏说。
“几百册《复兴文库》,既是呈现我们党在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上规律性认识的文献库,也是反映这些规律性认识的经验库、智慧库、思想库。这些,就是我们的历史自信所在。”陈晋说。
金冲及说,通过编纂出版这部文库,希望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引导人们从历史中借鉴和汲取智慧营养,认识和把握规律、看清发展潮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摘自12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