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

工作人员在安徽省铜陵市一座5G基站铁塔上调测天线
2022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来说,这是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一年。回首这一年,经济社会领域取得许多难能可贵的成绩,一起透过十组数据来看亮点。
超1.3万亿斤:中国粮食“8连丰”
这一年,各地有力克服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超1000亿件:快递“递”出经济韧性
12月1日,国家邮政局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1年提前7天。
中国的快递网络,单程超过4300万公里、网点超41万处、日均服务近7亿人次。快递业克服种种困难,提前实现千亿件目标,既体现行业发展,更彰显经济韧性。
5.2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换新颜
拆除违建、改造路面、新增绿化、施画停车位、墙体保温、加装电梯……今年以来,许多地方老旧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用一些居民的话来讲:老旧小区“改”出幸福生活,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1万个,惠及居民859.25万户,按小区数计开工率为101.7%,其中25个省份的开工小区数、户数均超过或达到计划任务。
超90%: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提升
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20多亿平方米。
此外,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2.5万个。2134个绿色建材产品获得认证标识,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也使建筑产业链拉长变宽。
4%: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再上调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通知,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
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影响,养老金待遇仍持续提高,既体现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也将实实在在助力“老有所养”。
超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1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为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2019年至2022年前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从7万辆跃进至59.3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从7%攀升至21%。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
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活力足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自2019年6月认定第一批248家,截至目前已认定4批共计8997家,平均每家企业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5.7项,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接近30%,在5G、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一批国家名片,也培育出一批产品品质过硬、实力突出的中小企业。 (下转第10版)
(上接第1版)“中小企业强,地区经济才会强;专精特新企业多,发展质量才会高。”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说,将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让“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220多万个:5G网络“县县通”
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正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22万个,5G网络在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覆盖至全国所有县城城区和重点乡镇镇区,5G网络实现“县县通”。
智慧农业、农村电商、远程医疗……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模式在县域乡村地区广泛兴起,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超1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再增长
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1号机组近日圆满完成72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座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首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电站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54亿千瓦时。
广东揭阳,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全球商用最大单机容量11兆瓦风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为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提供有力保障。神泉二项目是国内首批平价上网海上风电项目之一,将助力粤东经济低碳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11369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815万千瓦,电力生产延续绿色发展趋势。
7.1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动能澎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7.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工业互联网目前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相关部门将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摘自12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