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需要方法

作家文摘 2023年02月07日

《文学的世界》 刁克利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本书用作家的眼光,通过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象征、背景等维度,深入解读20余部世界文学经典,包括《哈姆莱特》《简·爱》《呼啸山庄》《红字》等,挖掘大师们的写作密码,让写作有迹可循,让阅读有法可依。

  

  这部书从创作的原初情愫重回经典,带着读者一步步洞悉文学的奥秘,又不乏对理论的关照,重在经由文学的世界洞悉我们置身其中的人生天地。

  如果你是一名高考备考生或是考生的家长,你一定能从第二到第四章有关高效汲取小说内容的章节中获得更好的认知能力。

  书中先给出把握文学作品的要点:情节、人物与主题。但与课本不同,本书并不是教你抓取表面情节的几波几澜,而是教你看到背后的要旨。你需要抓住作品的一个无比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精髓:以高潮出现的位置感受作品的不同冲击。《哈姆雷特》的高潮出现在最后,结尾的盛宴中所有人物都前来聚合,所有矛盾都千钧一发,读者屏住呼吸看千万人于高空走钢丝。相反,《红字》的高潮始于故事开始之前。海丝特与牧师那荡气回肠的身心交合只是故事的前奏,这是一段为北美殖民时期清教教义所不容的爱情,读者会一直揪心于二人为那段稍纵即逝的情感迸发所付出的天长地久的精神与肉体自罚。

  如果你正处于恋爱期或暂时处于失恋期,你也一定能从第五到第七章有关全面领略小说形式的章节中获得更成熟的人生态度。换个角度看风景,所观皆不同。我们观察别人的爱情故事,就能从中获得对待感情更达观的态度。

  《呼啸山庄》启用了两个第一人称视角,洛克乌德这位山庄外来者的第一人称视角,以及山庄内部管家耐莉的第一人称视角。洛克乌德作为失恋之人,在耐莉的叙述中获知别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我们又通过洛克乌德的叙述,获知他在故事中走出失恋。这让读者也不禁反思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中,怎样以更豁达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婚恋。

  如果你是一位在职场上打拼的青年或是在本领域游刃有余的中年,那么你更能从第八到第十一章有关充分体味小说与人生的连接中获得更练达的职场能力。不同的背景能够对主题表达产生不同的强化作用,同理,你在不同的氛围下安排不同的业务也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同时书中教读者利用多维度来观看一部小说。例如,《简·爱》在不同理论关照下会有不同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关照下简·爱的经历是作家渴望温柔母爱、理想爱人的白日梦转喻;原型理论关照下小说呈现出众多童话原型:孤儿身份,邪恶继母,替罪羔羊等等。故而,本书在最后一章特别强调,无论是时代、地域等背景,还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维度,都会让我们对文学形成不同的认识。  (摘自1月20日《北京晚报》 梁晓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