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卡特中心发表声明说,98岁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见图)已决定放弃接受额外医疗干预,将在家中接受临终关怀。卡特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总统,他曾在任内见证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卸任后,他仍活跃于国际事务中,并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最高龄前总统
卡特现年98岁,是目前在世最高龄的美国前总统。
近年来,卡特的身体状况频亮红灯。2015年,卡特曾被查出患有皮肤癌黑色素瘤,癌细胞扩散到肝脏和大脑。不过,在接受治疗后,卡特宣布癌细胞消失。2019年,卡特曾多次跌倒,并进行脑部减压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等,引发外界担忧。
最近,卡特逐渐淡出公众生活。2021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就职典礼,卡特未能出席。同年4月,拜登特意前往卡特家中拜访,以表尊敬。
从农场主到总统
和很多美国前总统不同,卡特属于“草根”出身。1924年10月1日,卡特出生于佐治亚州普莱恩斯,父亲是一名农场主。二战期间,卡特进入美国海军官校,开启为期11年的海军生涯。但父亲死后,卡特携妻子回到老家,重操旧业接管了花生生意。由于生意做得不错,又热心社会活动,卡特很快成为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从政后,卡特完成了身份几级跳。1971年,被称为“乡巴佬”的卡特竞选成功,成为佐治亚州州长。四年州长任期期满,卡特宣布参加总统竞选,给当年的美国带来一股“政治冲击波”。
在经历了水门事件和在东南亚的败北后,卡特承诺不会欺骗美国人民,让很多美国人与他产生共鸣。卡特在竞选时常说:“如果我对你们撒谎,做出误导性声明,那么就不要投票给我,我就不配当你们的总统。”
在美国南部获得大量选票后,卡特1976年击败时任总统福特,并于1977年宣誓成为第39任美国总统。
见证中美建交
在执政前期,卡特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
1978年,卡特推动以色列与埃及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以埃和平,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地区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此后,应卡特邀请,中国时任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
但在执政后期,卡特遭受一系列打击。内政方面,石油危机导致美国出现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卡特的改革和经济政策遭遇明显失败。外交方面,持续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事件,让卡特再受重创。1979年11月,一群伊朗学生冲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66名使馆人员扣为人质。卡特的反应是迎合拖延,尽量通过谈判方式寻求人质释放。但在1980年4月,美国秘密军事营救人质行动失败,卡特不仅未能让人质获释,八名美国人还在此次营救中丧生。
此次危机让美国民众对卡特的信任跌至谷底,也导致卡特在1980年11月的大选中失利。
“模范卸任总统”
在卸任总统后,卡特曾短暂沉寂一段时期,但很快重新活跃起来,投身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外界甚至将卡特称为“模范卸任总统”,认为他不当总统时,可能比当总统时更称职。
1982年,卡特与妻子罗莎琳创立卡特中心,继续奉行他的世界外交愿景,开展人道主义工作。2002年,卡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近年来,卡特仍在全球各地投身于慈善事业和国际事务中,包括为穷人建造房屋、抗击麦地那龙线虫病、监督选举、寻求结束冲突等。
此外,卡特在卸任后极高的声望也让他与各方保持着良好关系。2017年,卡特就表示愿意再次赴朝鲜,帮助缓和朝核危机。卡特曾于1994年朝鲜半岛核危机严重之际赴朝斡旋,获得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接见。此后,他还曾在2010年和2011年访朝。
近年来,卡特还致力于推动中美政治和贸易关系发展。2020年8月,卡特曾表示,美国与中国的接触政策使两国和世界享有空前的和平与繁荣,尽管存在分歧,两国仍能在诸多领域展开合作。 (摘自2月20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