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如何用于实战

作家文摘 2023年02月24日 ·林屋公子·

明闵于忱辑《孙子参同》

  近期,电视剧《狂飙》将一部书带火了——剧中人物高启强常读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为最早、最系统的军事学著作,早已享誉世界。它的作者普遍认为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孙武(见左图)。那么,孙武曾领导过怎样的战争?《孙子兵法》中的内容,如何用于实战?

  练兵是第一要务

  最早记录孙武事迹的,是太史公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据说孙武原是齐国人,凭借兵法被吴王阖闾接见。当时,吴王已阅读过孙武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希望能看看孙武实际练兵,并且要求孙武训练宫女。之后孙武就把180个宫女分为两队,任命吴王的两个宠妃为队长,但宫女们以为是在玩闹,都没当回事。孙武下令斩杀两名队长,吴王赶紧派人阻拦。孙武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坚决处死了两名队长。虽然吴王不高兴,但还是任命他为将军。

  银雀山汉简《见吴王》也有孙武练兵的记录:孙武与吴王见面后,首先讨论关于战争的看法。吴王自称喜好军事,而孙武认为“兵,利也,非好也”“非戏也”。之后,吴王才提出让孙武练兵,孙武提出选择平民、贵族、妇女等人群,吴王选择了妇女。而孙武斩杀二妃后,吴王大怒,很多天不想见孙武,最后才转变过来。

  相对《孙子吴起列传》,《见吴王》的内容显得更加合理。孙武首先提醒吴王“兵,利也,非好也”,与《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含义类似,说的是军事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谨慎对待。

  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是南方的楚国与北方的晋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互相争夺霸主。后来,晋国就看中了东南的吴国,将吴国扶植起来对抗楚国。之后吴楚两国屡有作战,矛盾也就越来越深,阖闾的父亲也为楚军所杀,所以吴国的目标就是楚国。不过,楚国发展程度要高出吴国很多,吴国的小打小闹也不能对楚国伤筋动骨。

  针对吴弱楚强的情况,孙武认为,练兵应该是第一要务。在他看来,将领取得士兵的拥护很非常重要。他不是一味主张依靠严刑来让他们服从,同样强调用赏赐来使他们团结。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军越来越精悍,楚国连连吃亏;吴王的胃口也大了,甚至有攻入楚国都城的想法。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录,吴王阖闾三年,孙武拒绝了吴军入楚的计划,他的理由是“民劳,未可,待之”。孙武很清楚一点,吴军对楚连连胜利,毕竟只是边境进行的小战,不需要投入太多人财物。至于要深入楚国腹地,那将需要巨大消耗,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奇兵出击 

  吴王阖闾九年,孙武的机会终于来了。原来三年前,楚国的盟友唐、蔡二国君朝见楚王,楚国掌权的是令尹(相当于宰相)囊瓦。囊瓦看中了唐公的名马和蔡侯的玉佩、裘衣,就向两人索取。两位国君不愿交出,结果被囊瓦一关就是三年,最后还是两国前来的使者灌醉了国君的随行人员,偷来宝物送给了囊瓦,囊瓦才释放两位国君。两位国君非常怨恨,他们就投靠了吴国,希望吴国能够帮忙惩罚楚国。

  吴王和孙武都非常惊喜。在两国的向导下,吴军乘坐小船沿着淮河西进,迅速弃船进入楚国的核心区域。这样一来,吴军不但绕开楚国的布防,而且拥有蔡国与唐国的补给,如神兵一般,从天而降到楚国。

  《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吴军就是这样一支奇兵。囊瓦得知消息,仓促率军迎战,在汉水西边与汉水东边的吴军对峙。这时,囊瓦的副手、左司马沈尹戌出主意,让囊瓦先隔着河与吴军周旋,自己调来北方驻军,到时将吴军内外包抄。这个主意非常毒辣,孙武是否想到这点,又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呢?

  以少胜多

  不论是《史记》还是东汉野史《吴越春秋》,都记录孙武参与了这场战争。沈尹戌的计划,未必不在他掌握中。《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果然正中孙武下怀,囊瓦不愿意沈尹戌抢功,所以率领大军渡过汉水,想与吴军决战。

  其实,楚军渡河的时候,孙武完全有机会趁着他们阵型散乱而进攻,即《孙子兵法》说的“令半渡而击之利”,但孙武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如果这个时候进攻楚军,虽然能取得一定胜利,但会让剩余的楚军逃回都城,到时候严防死守就麻烦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吴军不慌不忙,等待楚军全部过江,然后开始试探性发动进攻。

  楚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因政治太腐朽,军队战斗力也不强,吴国对楚国三次小胜。囊瓦害怕了,想丢掉军队跑路,被部下阻止,这才勉强同意与吴军决战。于是两军在一个叫柏举的地方摆开阵势,楚军人多,吴王不敢贸然下令出击。不过,吴王的弟弟夫概为了立功,带领自己的五千兵马私自进攻。而楚军的战斗力竟比孙武想象还差,居然瞬间被五千吴军击溃!

  吴王大喜,下令全军追击,囊瓦扔掉大军跑了。楚军逃到清发水,夫概也学会了《孙子兵法》的“半渡而击”,等到楚军一半已经渡河,才从背后袭击,果然又一次击败楚军。后来吴军算准楚军没吃饭,留给他们做饭时间,而等他们做好后又及时出现,这样一来又吃了楚军的霸王餐。吃饱喝足的吴军继续追击,又一次击败楚军,到达楚国都城郢。楚军被吴军几乎歼灭殆尽,年轻的楚昭王没有办法,放弃都城逃了出来。吴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占领了强盛一时的楚国都城。

  《孙子吴起列传》对孙武的功绩总结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正是对《孙子兵法》的全面实践运用。    (摘自2月9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