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阿姨在高校“偷师学艺”

作家文摘 2023年03月28日

袁阿姨和音乐学院学生一起跳舞

  近日,因为在学院里长期“偷师学艺”被发现,60岁的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保安袁素琴一时成了网络红人。

  在纺织机伴奏下的爱好

  “爷爷是唱湖北大鼓的,我从小就爱舞蹈、爱音乐。”1977年,初中毕业的袁素琴来到武汉的一家织布厂上班。织布机轰隆隆响,袁素琴就在旁边放声唱。她并不识谱,却将《沙家浜》的大段唱词印在脑子里,即使时隔40年也能张口就来。车间里,她的歌声常常盖过聒噪刺耳的机器轰鸣。

  丈夫的意外离世,让袁素琴一度消沉。2021年退休后,小孙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袁素琴也试图走出来。恰好有熟人告诉她,华师的音乐学院正在招保安。“一提到音乐学院,我就精神起来了。”

  工作闲暇时,袁素琴喜欢坐在值班室,凝神静听教室里传来的一阵阵音乐。学院大厅里有一架钢琴,为了不打扰学生上课,她总要等到晚上9点多,或是周末人少时,才会坐下来弹一会儿琴。

  袁素琴此前从未摸过钢琴,更不懂乐理知识,起初就用一张张纸条贴在琴键上练习。一次,一位路过的老师看到袁阿姨练得认真,还特意坐下来手把手教她正确的弹琴姿势。

  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感染人

  一个多月前,舞蹈专业大二学生蒋芳明,为了准备开学初的舞蹈考试,提前几天到校练习。当她一个人对着练功镜打磨动作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姑娘,我能和你一起跳舞吗?我最喜欢《北风那个吹》”。

  看着袁阿姨真挚的目光,蒋芳明应了下来。透过镜子,蒋芳明感叹于袁素琴的每个身段,虽没有年轻人纤细柔软,却质朴与自在。蒋芳明突然意识到,表达自己才是舞蹈的内核。“专业学生往往过于强调技巧,从袁阿姨身上,我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一曲舞罢,袁素琴拍着肚子笑道:“年纪大了,肚子是减不下去了。可我觉得,跳舞时的自己就是最美丽的。”

  袁阿姨“偷师”的故事传开后,音乐学院舞蹈系大二学生余江蕾感慨颇多。在网上,余江蕾也经常看见很多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坚持自己的热爱。她常常反思:“阿姨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内心的那束光,我为啥不能。”

  爱艺术的“女土匪”

  袁素琴总是抓住机会就向专业老师请教。“有一次我去向院里的声乐教授周希正老师请教,周老师听完我唱的《英雄赞歌》后说,我的发音方式不对,应该放松喉头,用横膈膜去唱。”反复练习后,袁素琴发现自己唱起歌来果然轻松了许多,“全民K歌”软件上的成绩还能稳定在“SSS”(最高等级)。

  袁素琴甚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以及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网名——“女土匪”。她常常将自己跳舞的视频传到网上,除了收获点赞,也不乏质疑,“跳得好难看”“年纪这么大了”……对那些无端的指责,她一笑了之,“我跳舞就是在跳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人生,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说。”

  袁阿姨“火”了后,许多学生特意前来问候,还有学生主动提出教她弹钢琴。袁素琴很是感激,她享受与年轻人相处的感觉。学会弹钢琴后,接下来袁素琴还有两个“小目标”——想学古筝,还有就是把自己一直喜欢的“杰克逊的太空步”练一练。     (摘自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关国樑 雷宇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