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写不尽海棠依旧

作家文摘 2023年03月28日

  苏东坡:“海棠无恙乎”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在“乌台诗案”中深受打击的苏东坡被贬谪黄州,住在定惠院里。定惠院是一个寺庙,在院东的山上,有一株海棠。

  苏东坡在《记游定惠院》一文中,就曾赞赏过这株海棠。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写的也是定惠院院东山上的海棠,可能那天的东坡自带伤感,看到这株海棠,竟也有了同病相怜之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也离开了定惠院那株“同病相怜”的海棠,但他对海棠的喜爱并未消减。同年,他来到宜兴闸口天远堂,并带来“西府海棠”,亲手植于学生邵民瞻的新宅中。“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阳羡山水让东坡心生好感,而那里的海棠更让他念念不忘。后来,每次与邵民瞻通信,东坡都会问一句:“海棠无恙乎?”学生则答:“海棠无恙。”

  1952年,苏东坡手植“西府海棠”主干被台风刮断,后继生枝干,叶茂花盛。1982年,在邵氏后裔邵伯棠的奔走下,当时的宜兴县政府拨款在海棠树四周建围墙,辟为海棠园。

  曹雪芹:“海棠花粉”

  文人骚客也爱将海棠写入书中。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写的是红楼姑娘们结“海棠诗社”、品海棠、咏海棠之事。

  其时,贾政点了学差,离家外出,宝玉在大观园中乐得逍遥自在。探春合议结诗社,正巧贾芸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众人提议就以海棠为诗社之名,“海棠诗社”从此成了姑娘聚兴作诗的地方。

  红楼姑娘多才多艺,在他们所咏的海棠诗中,都写出了格调不同的诗篇,均有各人不同性格和不同命运的象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此不仅为这群姑娘们暗暗伏下了结局,还借各自所作的海棠诗作了巧妙的铺垫,果真是位合格的“海棠花粉”。

  叶圣陶与冰心的海棠之约

  现代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平生最爱海棠。他在北京东四八条71号的家中,就种有一株西府海棠。

  每到春天海棠盛开的日子,叶圣陶必定会选一天,准备酒菜,邀请王伯祥、顾颉刚、章元善、俞平伯四位先生一同赏海棠,取名“五老赏花会”。

  1983年的一天,叶圣陶去看望冰心,冰心问起这一年一度的海棠会,叶圣陶当即表示,明年海棠花开,一定请冰心先生去看看。不料此后一连三年,叶老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医院中,冰心总是来看望叶圣陶,叶老写诗致谢:

  正候高轩看海棠,却于病舍接容光。

  到了第三年,叶老心里还惦记他与冰心的赏花之约,病床上又作了一首七绝:

  廊外春阳守病房,今年又负满庭芳。章俞二老冰心姐,仍歉虚邀看海棠。

  1987年4月,叶圣陶终于出院回家,一进院门,子女便告诉他,海棠已经绽出花蕾了,叶圣陶马上回答说,今年可以邀请冰心阿姨来看海棠了。

  这时的冰心也已近90岁,在家走动都得扶着步行架,难得出门,但她坚持要赴这个四年之前定下的海棠之约。下午阳光正好,冰心到了叶圣陶家,两位老人握住手,相看了好一会儿,都说想不到大家身体还好,站在海棠树下拍了好多照片(见图)。   (摘自3月10日《现代快报》 宋经纬 张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