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部部长忆“农业学大寨”

作家文摘 2023年04月04日 ·李金明·

1973年周恩来陪外宾访问大寨

1975年邓小平夫妇在大寨

  1968年8月,解放军装甲兵学院院长沙风被选到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任军代表,主持农林部工作,到1977年12月卸任农林部部长。10年里,沙风经历了影响全国经济生活的重大历史事件——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此,他在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笔者对沙风日记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研究,撰写此文,记述了特殊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学大寨什么

  沙风到农林口工作时,全国农业学大寨已经开展起来。只是由于“文革”兴起,农业学大寨产生了一些偏差,因此一些人茫然了,不知道究竟要怎样学大寨,学大寨什么。

  1970年5月,为筹备北方农业会议,沙风到大寨和昔阳县住了七天,一方面是筹备会议,另一方面是实地调查。沙风在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陪同下,到大寨村和其他大队参观。他深为大寨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震撼。经过反复思考、对比,沙风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要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还是应该推广“农业学大寨”。

  此后,为了学大寨的推广,沙风不辞辛劳,带领农林部机关干部,多次到大寨与干部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找干部社员座谈,总结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事迹和经验。经过反复调查,沙风总结了大寨科学种田的三点经验:一、海绵田。海绵田就是把秸秆切碎后撒回田里,秸秆还田,土地的水分不容易蒸发掉。年复一年,就成了海绵田。二、高温积肥。这种肥肥效好,能改良土地,经过高温,秸秆上、粪便中的虫卵被杀死了。三、在山坡筑水池,把平时的雨水集起来,旱时用,解决缺水的燃眉之急。

  沙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到山西省昔阳县、寿阳县和东北三省等地总结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引导全国“农业学大寨”学根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名,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沙风任国务院农林部部长。

  邓小平复出首次公开讲话

  1973年4月23日,周恩来、邓颖超和林佳楣陪同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阿尔瓦雷斯及夫人来到大寨。一路上,他不时询问沙风全国学大寨的情况。沙风建议,能不能召开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沙风回京后不久,周恩来打来电话,告诉他可以开始准备全国性的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纪登奎的领导下,沙风立即抽调人员进行筹备。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第一,规格高。这次大会由中共中央召开,是1964年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与会的大都是高级领导干部和农业专家。第二,人数众多。有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或管农业的负责同志,全国2000多个县的县委书记,还有一些直辖市的市、区委书记,共计5000多人。第三,会议地点比较特别。第一阶段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现场会,第二阶段移到北京召开。第四,会期长。两个阶段加一起,共计一个多月。

  1975年9月15日,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拖拉机厂召开。出席大会的共3700多位,其中有2300多位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会务组给每个代表发了一个小马扎为座位,尽管条件艰苦,但气氛热烈。毛主席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 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尽量多参加,委托邓小平代表中央作重要报告。

  会议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主持。当华国锋宣布“请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向大会作重要讲话”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邓小平复出后第一次在大场合公开露面并讲话。

  邓小平讲到:我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讲形势,形势大好,形势逼人……我们可争取五年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搞好我们国内建设,增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加强国防建设。经过全国人民、农民群众和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我们七亿多人口刚够吃,不要小视这一点,从过去旧中国半饥饿到现在每人能有六百几十斤粮食,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我们现在积了多少粮?全国还有部分县、地区,粮食产量还不如解放初期。我是四川人,我们那个地方就有拖后腿的情况。所以说形势大好,形势逼人。

  邓小平接着讲第二个问题:今天我们开的会议名称是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据说全国有300多个县跨进了大寨县的先进行列。全国有2200多个县, 才有300多个县。我跟外宾“吹”, 如果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县成为大寨县,我们的粮食将多得没地方搁。现在昔阳县跨长江,亩产达到1000斤, 还有潜力,陈永贵同志跟我“吹”过,潜力大得很。学大寨,不能只盯着一个公社、一个大队,要提高一步……要研究大寨、昔阳的一些具体政策。

  第三个问题,领导是关键。要选配好省委第一、二把手,再就是地委第一、二把手,县委最关键,县委就像军队的团一级,既是领导机关,又是执行机关。选配好县委第一、二把手,就可以带动公社、带动大队,就可以很好地选择公社、大队的领导干部。

  邓小平的讲话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条理清楚,博得了代表们的阵阵掌声。

  9月16日至20日,代表们参观大寨大队和昔阳县其他先进社、队。9月26日、27日晚,代表们分批乘坐专列去北京,继续开会。10月15日,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作了总结报告。10月19日下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976年12月, 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闭幕后,全国掀起的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可以说达到了历史高潮。

  1977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沙风卸任农林部部长,重回装甲兵任副司令员。

  1980年夏,中央成立山西问题调查组。经过近半年的调查走访,调查组向中央写出了专题报告。不久,参考专题报告,由专人起草的总结全国“农业学大寨”教训的中共中央文件下发全国各地,全国就此不再提“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全国性的“农业学大寨”从此走进了历史。  (摘自《炎黄春秋》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