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小吃如何标准化

作家文摘 2023年04月04日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建议,已列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项目。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兰州牛肉拉面在全国市场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目前,牛肉面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及供应链建设仍未成形,大多数仍是沿袭传统的作坊式经营模式,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可复制性差,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为此,“立法”加快兰州牛肉拉面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事实上,在2018中国面条博览会上,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就公布了《兰州牛肉拉面经营规范标准》,规定了兰州牛肉拉面的店面标准、服务标准、操作标准、安全标准等要求。

  在操作方面,《标准》规定牛肉拉面的原汤和水的比例不得大于1:2。

  店铺店名方面,《标准》规定除兰州本地以外,店铺均应在店名后注明兰州牛肉拉面(兰州牛肉面)。

  值得注意的是,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就如同澳门豆捞,在澳门没有一家店;四川没有麻辣烫,有的只是火锅和串串,把兰州拉面这个牌子打出去、并在全国铺开的,是青海人。

  除了兰州,福建省三明市也开展过促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立法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指出,沙县小吃是富民产业,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促进沙县小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标准化的不仅仅是牛肉拉面,天津煎饼馃子、柳州螺蛳粉等地方小吃也纷纷迎来标准化。

  早在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质监局就发布了“扬州炒饭”新标准,要求“扬州炒饭”不仅要配海参和3个鸡蛋,还要在形态上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等。

  2016年,广西柳州市政府举行了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发布仪式,标准内包含了对商品内辣椒油、酸笋、腐竹、花生等配料的规定;今年3月份,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成立煎饼馃子分会,后续将制定天津煎饼馃子团体标准,为从业者提供煎饼的“正宗范本”。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食品生产企业座谈会,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将联合申请集体商标,制定鸭血粉丝汤的团体标准。

  “在中国餐饮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以兰州拉面为代表的地方小吃,普遍存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地方小吃来说,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实施,为他们中长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地方小吃标准化,一方面可以帮助当地政府更好地形成地方名片,另一方面也能为餐饮企业树立一个行业标杆,同时消费者在食用起来也会更加放心。”朱丹蓬说。   (摘自3月28日《华商报》 卿荣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