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搬砖,能奏乐

登上音乐厅舞台的农民工

作家文摘 2023年05月16日 ·吴采倩·

  坐在钢琴前的易群林,上身穿着橘红色的反光安全马甲,下身是一条迷彩裤,头戴一顶黄色安全帽,他拿衣服擦了擦沾满水泥灰的双手,用粗糙的手指按响琴键。

  4月中旬,这段农民工在深圳华强北街头弹钢琴的视频冲上了热搜。半个月后,易群林受邀登上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见图),在这个他曾参与建设的音乐厅里,一连弹奏了十几首曲子。

  易群林今年57岁,来自湖南岳阳。以下是易群林的讲述。

  从街头弹到音乐厅

  4月16日,我跟四五个湖南老乡去一个工地帮忙,那个地方离华强北不远。当天收工比较早,一个工友的手机坏了,我们就想一起去华强北看看。刚出地铁站,我就看到有人在弹钢琴,一问才知道是公益钢琴,谁都可以弹。

  我说手痒了想试试,那个弹琴的人很热情,就把位置让给了我。刚干完活,手上还有水泥灰,我有点不好意思地拿衣服擦了擦手,便开始弹了起来。

  弹的第一首曲子是《致爱丽丝》,三十多年没弹了,弹起来有点陌生。后来,又弹了《梁祝》《映山红》等曲子,周围停下来听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还给我鼓掌,说弹得好。

  那天,儿子拍下了我在街头弹钢琴的视频,发到了网上。没想到那个视频有几十万的浏览量,突然就火了。看到网友的鼓励,我觉得很开心。但心情很快又恢复平静,每天该干嘛还是干嘛。我现在在深圳市光明区一个工地食堂里洗碗,儿子也在这个工地上工作。

  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我还有机会在音乐厅弹钢琴。5月2日,光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举办“致敬最美城市建设者”活动,邀请我到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弹钢琴。我第一次弹这么好的钢琴,一口气弹了十几首曲子,台下的掌声响了一次又一次。

  “音乐是纯粹的”

  我出生在湖南岳阳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经济压力比较大。有个姨妈嫁到城里,有一次,我在她家看到了钢琴,就让亲戚教我弹了一下,心里高兴极了。

  从那以后,我隔三岔五就往姨妈家跑,希望能多弹几次钢琴。我其实从小就喜欢音乐,但没条件系统地学音乐。每当村里的大喇叭开始放歌,我就会边干农活边认真地听,记住每一个音符,再记住怎么唱,《映山红》就是这么学会的。小时候家里也没什么乐器,我用大自然的各种叶子就能吹出动听的声音,比如合在一起的禾叶、卷起来的树叶等等。

  后来,我自己攒钱买了个口琴,把它当成宝贝一样。乡里也有几个喜欢音乐的小伙子,我们组了个乐队,经常凑在一起吹口琴、吹笛子、拉二胡。

  这些年,我自学了口琴、钢琴、萨克斯和小号等乐器,有空就找视频和琴谱来学。以前在工地里干一天活很累,回到家搞搞音乐瞬间就放松下来了,感觉音乐在守护心灵。有人说,农民工跟钢琴好像不大沾边,我觉得音乐是纯粹的,无论是在什么岗位,都有权利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追梦人”

  2004年,在一个湖南老乡的介绍下,我来到了深圳。在近二十年里,我进过电子厂、鞋厂和工地等,组装玩具、搬砖扛水泥、洗碗帮厨,啥活都干过。

  在深圳,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温暖和热情,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总是互相帮助。这里的人好像不大在意外表,无论是打工仔还是老板,都穿得很朴素。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这座包容的城市,家人们也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关于我喜欢玩乐器这件事,家人现在更支持了,以前他们觉得不影响工作就行,就当作是个爱好。现在,儿子还主动说要给我买钢琴,我想等有钱了买架便宜的二手钢琴就行。还有网友想要给我捐一架钢琴,我们拒绝了,还是靠自己能力更好。

  有网友评论我的手,能搬砖,能奏乐,建设了城市和生活。我们也算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看着它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那天从华强北街头弹完钢琴回来,我让儿子帮忙打印了《追梦人》的谱子,每天下班有空就记记谱子。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去弹一首《追梦人》,也祝福每一个追梦的人。

  (摘自5月15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