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的学生“数不清”

作家文摘 2023年06月06日 ·超模君·

苏步青一家

(摘自《芥子须弥: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1919年7月,17岁的苏步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之后便开始了他的日本留学生涯。

  1931年,苏步青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此时的他,已经写了40多篇数学研究论文,其中在微分几何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他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就以优厚的待遇想要聘请他为副教授,不过,怀揣着一颗爱国的心的他其实早已做了回国的准备,他想要为祖国去建设一流的数学系。

  回国后,他选择在浙江大学任教,将他在日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一并带了回来,并开创了“微分几何”这门学科。

  招生先考语文

  苏步青从小就对文学十分感兴趣,将《左传》《百家姓》等倒背如流,甚至,他写的文章老师都以为是他抄的。像他一生从未停止过研究数学一样,对于写诗,他也一直坚持,已经发表诗词500多首,还出版了《苏步青诗词钞》和《数与诗的交融》等著作。

  苏步青把自己这种在语文基础上来学习数学的独特理论,也全部应用在他的教学上。他教育学生: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甚至建议复旦大学招生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的,其他科目就不用考了。他说:“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爱好并学好本国的语文呢?语文水平低,就连数学题目都看不懂。题目弄不清楚的话,解题那是非错不可的。想写一篇优秀的科研论文,没有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也一定是不行的。”

  他还要求学生要写得一手好字,有空多看看文学书,至少要学会四门外语。事实上,苏步青自己就精通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

  出了名的严格

  苏步青对学生严格可是出了名的,他告诫学生,搞学问,一定要通透明白,切忌一知半解,绝不允许出现“大概”“也许”这些不确定的词语,要牢记六个字:严格、严密、严谨。

  他对学生严格,同时也对自己严格,比如他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自己以身作则,每次都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风雨无阻。

  苏步青鼓励他的学生要超过自己,他常对学生说:一代胜过一代,科学才能发展,事业才有希望,你们要超过我,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专注于教育学生的同时,他也没有停止学习、研究,他一共发表了156篇学术论文,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等专著10余部。

  苏步青一生中为祖国输送的人才数不胜数,其中,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就因解决了杨-米尔斯方程的Cauchy问题,震惊国际数理界。

  而对于这位得意门生,苏步青说:你只有一点没有超过老师,就是没有培养出像谷超豪似的学生来。

  灌输不能培养数学思维

  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总结了三个培养人才的经验:1.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自己;2.不要挡住他们的成才之路,要让他们超过自己继续前进;3.老师决不能一劳永逸,还要抓紧学习和研究,用自己的行动,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使中青年人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苏步青呼吁小学数学别学那么深、那么难。学数学最关键的是培养数学思维,这种思维不是用灌输的方法教出来的。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理科就更需要幽默,于是,他常常一上台就对学生幽默地说:我的名字叫苏步青,所以我的学生“数不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