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宗:让钢琴说中国话

作家文摘 2023年07月25日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演奏过程,伴随着我的一生。这首用钢琴讲述中华民族故事的作品,如今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传播,我听到很多来自五大洲的声音,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今年82岁、在海外旅居多年的传奇钢琴家殷承宗(见图)一口福建乡音,说起这首传世经典,很是动情。

  7月20日晚举行的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殷承宗再度演绎钢琴协奏曲《黄河》,带领听众们共同回望激情澎湃的年代。

  音乐要从人民中来

  钢琴协奏曲《黄河》取材于由冼星海、光未然联合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包括殷承宗在内的多位作曲家组成《黄河》创作组。一行人在下笔创作前,前往陕西采风,坐羊皮筏子、看九曲连环、吃土豆拌辣椒、和纤夫一起拉纤……“百里冒烟、旱地行船”,这些体验为后续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主创们巧用陕北风格,使当地生活风情融入了作品的音符。1970年,由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殷承宗等人在北京完成《黄河》首演。

  “我们当初创作,没有想着传世。我当时一心想的就是如何让中国人听懂钢琴,用钢琴讲述中国人民的故事。”殷承宗特别强调,正是因为作品“从人民中来”,《黄河》才能在全世界广受喜爱。

  在殷承宗看来,音乐创作一定要有根,而他的根基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学了很多古曲、京戏,《黄河》里有很多手法用的是民族语言,包括很多京剧元素。”让钢琴说中国话,是殷承宗毕生所愿。“中国的钢琴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才能有自己的学派,真正的中国学派。”

  一辈子的热爱

  “《黄河》听着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故事和内涵。每次排练时,我都会和年轻人说,什么地方要同仇敌忾,什么时候要骄傲开怀。”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最让殷承宗激动的是《黄河》第二乐章加了国歌的元素,“那时候中国非常穷,我们创作时想着中国要‘站起来’”。如今,中国不仅早已站起来,还实现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在的心情,更多的是自豪。”

  殷承宗所演绎的《黄河》能感动一代代听众,是因为他对钢琴投入了一辈子的热爱。即使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殷承宗也没放弃过钢琴。“我曾经有四年没有登台,等可以再次演出时,两周就练好了两首协奏曲。周围人都很惊异,其实那四年里我白天学习,晚上偷偷跑到梆子团去练琴,那里有一台很好的琴。”如今,老爷子依然每天要练习4-5小时钢琴。

  2021年殷承宗回到家乡定居,“我老家的房子就在鼓浪屿,至今还在。我的根在中国。”    (摘自7月20日《文汇报》 姜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