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全集》里的《红楼梦》密码

作家文摘 2023年08月25日 ·倪 伟·

曹寅画像(江苏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

  在清朝历史中,曹寅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身份复杂,是康熙的宠臣和耳目,是兼理多个肥缺的经济大员,也是重大文化工程主持者,在个人生活里,他则是一个诗人、剧作家,留下了大量作品。

  近日,历时十年整理编著的《曹寅全集》举行首发仪式,这位曹雪芹的祖父,生平文字首次完整汇集。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这本全集里,是否藏了揭开《红楼梦》谜团的密码?

  曹寅的文学遗产

  2013年,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拜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胡文彬时,胡文彬说,“曹寅的东西根本还没有碰。”曹寅以其在清史中的地位和为官履历,留下的资料远远多于在史册上名不见经传的曹雪芹,但当时还没有人编出曹寅的年谱、传记等系统性的文献。

  曹寅生前编纂自己的几本诗选时,删掉了一些不满意的诗歌,但他的门人弟子将这些诗又收集起来,编成《楝亭诗别集》。30多年间,胡文彬处处留心,将疑似曹寅的诗歌都收集起来,希望编一本《楝亭集外集》。

  除了诗歌,胡文彬还收集了大量曹寅藏书的书目,作为曹寅自编的《楝亭书目》的补遗。当时北京曹雪芹学会看到胡文彬收集的文献价值,便建议编定一套《曹寅全集》,作为曹雪芹家世研究的文献。

  十年之后,《曹寅全集》编成面世,而胡文彬已于两年前辞世。而他负责校注的《楝亭书目》和《楝亭集外集》至今尚未完成。此次先行发布五集中的三集:《楝亭集》《曹寅戏曲集》和《曹寅奏疏集》。其中,《楝亭集》是曹寅最重要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曹寅内心最重要的依据。这部诗文集收录了曹寅大部分诗、词和文章。

  整理校注过程困难重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曹寅戏曲集》校注者段启明以《曹寅戏曲集》的整理校注举例,现在可以确认的曹寅剧作有三种:《北红拂记》《续琵琶》和《太平乐事》;另有《虎口余生》和《七子圆(缘)》两部也是曹寅之作,但学术界有异议,此次作为“附录”收入全集。

  《红楼梦》的现实一面

  为什么要为曹寅编纂一部全集,只是因为他是曹雪芹的爷爷吗?答案并非如此。

  由于特殊的身份,曹寅早已是清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人物。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历史学者史景迁就出版了著作《曹寅与康熙》。史景迁曾对曹寅有一个言简意赅的描述:他是一个嗜好美物的闲散之人,他在满汉文化中,在骑射和诗赋中,在南方柔和气候的清谈机杼中,发现美好事物。曹寅饱满的美学品位,同时取悦了满人和汉人。

  “史景迁研究曹寅,最终目的其实还是研究康熙。”位灵芝说。《曹寅与康熙》以曹寅这位康熙宠臣为切入点,通过康熙与曹寅及江南三织造的关系,实际上是为了还原康熙的治理之术,同时勾勒了清朝天子的内心世界。

  曹雪芹的上祖曹锡远、曹振彦于后金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归附后金,到雍正五年底抄家、六年初(1728年)遣返北京,前后共108年。其中,曹玺、曹寅、曹颙、曹頫三四代人执掌江宁织造府近六十年。这个世家的极盛时期,出现在曹寅时代。

  当时江南有“三织造”,江宁、杭州、苏州织造。曹寅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李煦是曹寅的内兄,杭州织造孙文成与曹寅也有亲戚关系。鼎盛时期,互相联姻的江南三织造对江南经济有着重要影响。46岁那年,深受信任的曹寅又兼任两淮巡盐御史,征收盐税,每年征缴约250万两银子。《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几乎就是江南三织造的镜像。而康熙皇帝曾在给曹寅的手谕中直言“三处织造,视同一体”。

  曹寅地位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是康熙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驾,并居住在江宁织造府。虽曹雪芹出生时这已是家族旧事,但如此显赫大事,必然在家族内口口相传,曹雪芹在耳濡目染中对那些细节应该不会陌生,从而活灵活现地融入小说中。

  好景不长,曹家在曹寅晚年显出颓势,到雍正年间急速坠落,正如《红楼梦》后半段的悲剧。雍正即位后,整顿财政。李煦因为挪用钱粮、私通逆党等罪名,于雍正元年正月初十日被下旨抄没全部家产,揭开了曹李家族败落的序幕。

  几年之后,厄运落到曹家头上。此时曹寅已经去世,江宁织造由曹寅之嗣子曹頫继任,雍正五年底,曹家被抄。李煦被流放到关外的打牲乌拉,两年后冻饿而死。雍正六年,曹雪芹与祖母离开江宁,沿大运河凄然地抵达北京。

  未尽的疑问

  贵族门第出身的曹雪芹,写尽钟鸣鼎食之盛,也写尽繁华落尽之哀。这些感触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是贵族子弟写上流社会,是局中人写身边事。“在曹雪芹文学意象的背后,透露着他祖父曹寅真实的官宦生活和流金岁月。”史景迁写道。

  曹寅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多。门人弟子在他死后将他的作品汇编为《楝亭集》。

  从曹寅的诗歌中,能读出一个真实、敏感、矛盾的人。他几乎憎厌一切束缚,对自由之物皆寓飞腾之志。《楝亭集》的许多诗篇中,还常常透露一种壮志难酬、为世所弃的积郁。《巫峡石歌》是曹寅晚年的力作,他把巫峡石想象为女娲补天所弃之顽石,用自嘲的笔调,吐尽一生为世所弃、不得其用的悲哀。曹寅一生常以石头自况,而《红楼梦》的故事也正开始于女娲补天的一块顽石。

  曹寅的戏曲创作和曹家浓厚的戏曲氛围,对曹雪芹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西厢记》多次出现于书中,在宝黛的情感中扮演了重要戏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曹寅戏曲集》校注者段启明说,戏曲特有的艺术手段,似乎已融入了曹雪芹的涵养之中,在他的笔下,一些情节、场面的书写,往往就如同戏曲的舞台艺术。

  在《曹寅全集》编纂、校注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新发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楝亭集》校注者胡晴在《楝亭集》代序举了几个例子,包括顾景星是曹寅舅父的亲戚关系,曹寅丧妻和续娶时间等,尤其是曹寅之父曹玺去世后曹家所遭遇的政治挫折。这些发现是对曹家家世的新发现或提出了新的证据。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