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打“醒”张学良

作家文摘 2024年03月05日 ·王树元·

张学良(中)和东北军官兵

徐海东

  徐海东痛击东北军

  1933年5月,蒋介石亲临武汉,委任安徽省主席刘镇华为鄂豫皖三省“剿共”总司令,调度约10万人的兵力,妄想在三个月内消灭红25军。

  为避敌锋芒,红25军军长徐海东率领缺吃少穿的鄂豫皖苏区红军部队不停地运动,与敌周旋。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不仅把刘镇华所指挥的“围剿”部队打得落花流水,俘敌1000多人,还活捉了敌第54师代理师长刘树春。全体红军士气高涨。

  1933年底,蒋介石又急忙电令正在丹麦考察的张学良回国,“共谋大事”。张学良回国不久,就被蒋介石委任为鄂豫皖“剿总”副司令。蒋介石限张学良率东北军三个月之内将这一带的红军彻底消灭。1934年4月,张学良把鄂豫皖苏区划分为六个“驻剿区”和一个“护路区”,采取稳扎稳打、步步紧逼的战法,围攻鄂豫皖苏区。

  军长徐海东和政委吴焕先率领红25军,为了避强击弱,便声东击西,与东北军展开了“推磨”战术,从分散游击中寻求歼灭敌人的战机,先后歼灭反动民团三个中队。

  7月,红25军转移到白鸭山一带,发现敌军分四路包抄白鸭山。徐海东命令部队按兵不动,积极准备干粮、草鞋,等敌人包围合拢后,指挥部队冲垮其一路,再牵着敌人鼻子向殷家冲方向走。17日清晨,徐海东随先头团从殷家冲向何家冲转移。走到长岭岗南侧一处高地,红军遭遇东北军主力第115师。在侦查中,徐海东判定敌人并未发现红军,他急令部队停止前进,当即把吴焕先找来,两人研究敌情后,决定展开突袭。

  徐海东一声令下,长岭岗顿时枪声大作。东北军被打得乱作一团……此时,红军指战员齐声高喊:“东北军弟兄们,缴枪不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打日本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吧!”“东北军的兄弟们,快过来,和我们共同抗日吧!”激烈的战场陡然逆转,很多东北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红25军一举击溃东北军第115师的第643团和第644 两个团,第115师师长姚东藩因打了败仗被撤职。

  张学良大别山苏区之行

  东北军与红25军第一次交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张学良对此十分震惊,便责成总部机要人员,搜集关于共产党的理论、政策、言论、人名和用语,如马恩列斯是些什么人,红军游击战的诀窍是什么,红军怎样开会,战士怎样吃饭睡觉,怎样为民众干活等等。

  在他的指导下,当时搜集到的这些有关红军的资料,被汇编成一本叫作《匪情辞通》的书,印发部队。虽说这本书是为“剿共”而编,但张学良却通过它了解了共产党和红军的一些革命道理。

  不仅如此,1934年7月下旬,张学良还与时任安徽省主席刘镇华结伴,从武昌出发去大别山苏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车子到了大别山脚下,张学良一行人弃车徒步走小路。刚走过几座小山,就见几处村庄已是一片灰烬。在一条小溪边,他们看到一群老百姓,这群人衣着褴褛,一见到国军来了,更是惊恐,转身就要逃走,张学良急令卫队将其截了回来。经询问,张学良才知道,今天一大早来了一队兵,见这些人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及时搬迁,房屋还未拆除,大骂他们图谋为“共匪”保留据点,把他们强拉硬拽赶出家门,一把火就将其住房烧了。张学良闻此,得知是东北军干的,便好言劝慰,并派人收容其下山,由东北军出资给村民到别处安家。

  张学良一行再往深山走去,一个人影也未见到,却看到沿途的一些崖壁上、大树上、巨石上,贴着一些用很粗糙的纸写的标语“欢迎张学良登门拜访”“欢迎运输大队长再来送枪”“东北军打回老家去”“团结起来,抗日救亡”等等。其中一条“山沟野坳是我房,野菜山果是我粮,三天不吃饭,照样打胜仗!”的标语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他让人小心地揭了下来,说是要带回去仔细研究。

  到大别山的第二天,张学良在一处泉水边的茅草中,发现了一种矿苗,他给在场的人介绍了这种矿苗的价值。之后,他沉思良久,感慨地说,你打来,我打去,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这些矿藏白白地在这里睡觉,什么时候才能开发呢?

  思想开始变化

  张学良一行在金家寨住宿后,乘车直往河南潢川。潢川是东北军将领王以哲的驻防地,王以哲大设酒宴为张学良洗尘。张学良见桌上摆满美味佳肴,很不高兴,坚决令其撤下。可见,张学良经苏区一行,思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饭后,张学良返回武昌。此后,从张学良的言谈中可看出,他开始对蒋介石把东北军安排来“剿共”心怀不满。他认为大别山是一个穷僻的山区,红军在那里不会对“党国”安全产生直接危害。山河破碎蒋介石不管,对小小的苏区反倒投入大量兵力,他为此而苦闷。

  此后,张学良开始留心救亡之道。这年9月,张学良开始令他曾留学苏联的秘书潘冬舟(中共党员)为自己讲解《资本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两年以后,张学良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摘自《文史博览》2024年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