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04年6月10日凌晨1时20分,一伙恐怖分子持枪潜入中铁14局在阿富汗盖劳盖尔的工地。暴徒们向正在睡梦中的筑路员工疯狂射击,当场10人死亡,五人重伤,另一名重伤员七小时后不治身亡。恐袭发生后,时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建)党委书记李国瑞参与了事件的处理过程。
58小时到达现场
2004年6月10日早晨7时30分,我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中铁建海外部向我报告:中铁14局在阿富汗盖劳盖尔的工地遭受恐怖袭击,伤亡惨重。
我紧张思索一下,随即拨通了时任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的电话,他正在内蒙古出差,听取汇报后,叮嘱我:“外交部有预案,国内依靠外交部,国外依靠大使馆。”
我立即赶到中铁建,与总经理王振侯碰头,并迅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班子,24小时值班,加强与外交部、国资委等部委的热线联系;决定由我率14人组成的中铁建紧急处置工作组奔赴阿富汗。
当日已无机票,外交部紧急协调落实了第二天的机票。离京前,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给我打了几次电话,最后一次是在我赶往机场的路上:“老戴(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让我告诉你,你有临机处置之权,重大事项你和孙玉玺大使研究后报外交部审批。”
11日下午5时45分,我率中铁建工作组14人赶赴阿富汗。12日中午时分,我们抵达喀布尔机场。我国驻阿使馆参赞马明强接机。马参赞告诉我:恐怖袭击发生后,孙玉玺大使已经迅速赶到300多公里外的昆都士,把项目部职工全部安全转移到阿富汗国民军的一个师部,把伤员运送到位于首都喀布尔的德军战地医院救治,把11名遇难员工的遗体转运到喀布尔国民军总医院太平间。听到这三件大事都得到了妥善处置,一路悬着的心才有了着落。
此时,距离恐袭发生,过去了58小时。我和韩风险(时任中铁14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率第一小组直奔德军战地医院慰问伤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在阿遇袭伤员的救治和遇难者的善后。6月12日下午,我国政府派出工作组,由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率领赶赴阿富汗,带来了中央领导的慰问,指导处理有关伤亡人员的善后事宜。
6月14日,我国空军包机准时飞抵喀布尔。装殓遇难员工的每具棺木上都覆盖着鲜红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11具棺木整齐排列在停机坪的地毯上。悼念仪式简短、悲壮、肃穆,孙大使眼含热泪高声致辞,每四位礼兵抬一具棺木,绕场一周后,把棺木送入机舱。
喀布尔时间6月14日,中国南航波音757包机载着五名重伤员,向祖国飞去……
两个月后复工
6月15日,我陪同崔天凯司长等我国政府工作组成员,乘联合国只有16个座位的班机去昆都士。在慰问职工之后,崔天凯司长和我即赴阿当地驻军,与其负责人会谈加强我项目部的安全保卫措施问题。刚一落座,就听到一声巨响。阿军司令急匆匆下楼,一会儿上楼来告诉我们,一个学生自杀式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爆炸装置。
惨遭恐怖袭击之后,是继续参与阿富汗战后重建?还是撤出阿富汗?必须做出决断。我向孙大使汇报,他说,现在人心浮动,都在观望,如果中铁建撤出阿富汗,中资企业就会纷纷撤出阿富汗。我当即向孙大使明确表示:中铁建过去是铁道兵,现在是央企,坚决服从国家外交战略,中铁建不会在这次恐怖袭击面前退缩,不会退出阿富汗市场。
为确保在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项目营地四周开挖了三米深、三米宽的壕沟,开挖壕沟的土放置于靠近营地一侧形成护道,护道上设置滚刺网;二是向项目派遣武装军警175人,武装军警费用由业主承担。
惨遭恐怖袭击两个月之后,2004年8月10日复工。
2005年12月,这段225公里的公路修复工程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为后续承揽重大工程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自3月21日《人民政协报》)